繼中融信托、民生信托等之后,另一家央企信托公司也被托管。日前,中航信托發布公告稱,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簽訂了《委托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該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提供服務。
中航信托表示:“本公司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委托服務自2025年4月18日開始,結束時間由雙方協商。”
記者獲悉,中航信托從上述兩家信托公司托管開始所有業務均已暫停。事實上,中航信托目前已有諸多項目陷入兌付困局,產品涉及家族信托、天信系列、天智系列、天瑜系列、天啟系列等。
作為一家大型央企,中航信托被托管對整個行業影響不小。有專家表示,自2001年信托法頒布實施以來,多數信托公司選擇“通道式的同業信托+融資式的理財信托”的自益型資金信托業務經營模式,實現了規模的跨越式增長。但當社會環境與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做出戰略調整與戰略轉型,反倒在原有的非標業務上繼續“狂飆”,公司的發展勢必遭遇危機。
中航信托官網顯示,其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該公司為國有特大型企業,下轄100余家成員單位、26家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東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中航產融的控股子公司,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重要金融平臺。同時中航信托境外戰略投資者還有華僑銀行。股權穿透顯示,中航產融持有中航控股73.56%股份,中航控股又持有中航信托84.42%股份,中航產融間接持有中航信托62.10%的股權。
值得關注的是,中航產融今年3月底發布公告宣布主動退市,同時也是首家退市的央企金控類上市公司。4月14日,中航產融再度公告稱,主動退市事項獲股東大會通過。對于退市原因,中航產融在退市方案中提到,公司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
從中航信托財報信息來看,截至2024年6月末,中航信托總資產約為279億元,凈資產約為182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94億元,凈利潤9176.35萬元,同比分別下降約40%、80%。在現存67家信托公司中,中航信托資產規模排在行業第20位左右,管理資產規模超過6000億元。
近年來,因為兌付風險暴露等原因,多家信托公司被托管。專家表示,托管事件將推動信托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生存”,即,從融資信托向投資信托轉型、從通道信托向服務信托轉型。監管部門可能要求加快非標出清,促使信托公司發展家族信托、資產證券化等輕資本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