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升級,ETF近年來正成為投資者重要的資產配置工具。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ETF數量約1135只,規模已突破4萬億元大關。4月19日,在華夏基金聯合雪球舉辦的ETF全民投資俱樂部春季見面會上,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行政負責人軒偉表示,歷史經驗已經證明,利用資產類別間的低相關性,通過多元資產配置實現組合對沖,能夠改善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提升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ETF費率低、運作透明、交易便捷、覆蓋品類全面、策略豐富,具有資產配置的天然優勢,可以為投資者打造資產配置完備工具箱,匹配各類投資者風險暴露及投資期限需求。
軒偉表示,隨著ETF產品的創新,ETF對全球資產覆蓋度已經非常全面,使得使用ETF做資產配置成為投資者最為便捷可行的方式,通過恒定資產配置比例、核心衛星等方法,投資者可以較少考慮宏觀和中觀的研究邏輯,減小因為頻繁擇時交易帶來的損耗,從而有效提升長期投資獲得感。“ETF這一優勢在未來會更加得到配置類客戶的青睞,該投資工具正在經歷從精準好用的交易工具到資產配置的優良利器的發展趨勢。”軒偉稱。
數據顯示,2024年,滬深兩市ETF凈流入約1.2萬億元。今年以來的資金凈流入量約達2000億元。多家機構人士表示,ETF產品的蓬勃發展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正在向更加成熟、國際化的方向邁進。日益豐富的ETF產品線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工具,在滿足不同投資需求的同時,也優化了資本市場的整體生態。同時,未來持續豐富的高質量產品供給,也將為中長期資金提供更多增量空間,有助于引導社會資金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為國家戰略實施和產業升級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