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社保基金最新布局軌跡隨之顯現。截至4月17日記者發稿,已有超17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報,其中社保基金現身25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新增持股90余只。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以社保基金等為代表的中長期基金將繼續加大入市力度,市場內在穩定性有望持續提升。
潘悅 制圖
持股總市值環比繼續增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記者發稿,社保基金共現身250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數量為515.90億股,相比去年三季度的506.75億股增長2.25億股;合計持股總市值為3767.81億元,相比去年三季度的3405.30億元增長約211.99億元。
不少上市公司獲多只社保基金共同持有。例如,常熟銀行獲全國社保基金16042組合、全國社保基金401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10組合、全國社保基金413組合共同持有;電視產品服務商海信視像同樣有4只社保基金共同持有。
從持倉情況來看,金融企業依然是社保基金持倉的“重頭戲”。截至目前,社保基金共持有農業銀行超1200億元,位列各上市公司榜首。此外,社保基金還重倉持有了工商銀行、中國人保、交通銀行、方正證券等銀行、保險、券商機構。
據悉,有74只個股在去年四季度獲得了社保基金的進一步加倉,其中中國鋁業、華僑城A均獲社保基金增持超4000萬股,廣聯達、山東黃金、中國巨石、東方雨虹獲社保基金增持2000萬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以來,社保基金對于科技類企業的布局在加速。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當前社保基金持股的250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98家屬于“專精特新”企業;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數量分別達到了29家、25家。行業維度來看,醫藥生物、電子、汽車等技術密集型行業企業數量位居前列。
從業績上看,社保基金持倉股多數業績表現良好。據統計,目前250只個股中,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個股共有161只,占比超六成。安迪蘇、普冉股份、匯頂科技、道通科技、宇通客車、赤峰黃金等15只個股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了“翻番”。
新增持股90余只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記者發稿,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增持了90余只個股。
從新增持股數量來看,唐山港、鞍鋼股份、中國海油位列上市公司前三位。其中,唐山港獲全國社保基金1106組合新增持股6662.16萬股,持股市值約為31378.78萬元;鞍鋼股份獲全國社保基金118組合新增持股5776.00萬股,持股市值約為13862.39萬元;中國海油獲全國社保基金109組合新增持股5290.64萬股,持股市值約為156126.73萬元。
持股市值方面,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新增持有比亞迪31.38億元,為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最大新增持股市值。此外,全國社保基金109組合新增持有中國海油15.61億元、全國社保基金103組合新增持有萬華化學14.77億元,這也是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作出的另外兩項10億元以上“大手筆”投資。
從涉及的行業來看,社保基金新增持股來源最多的行業為醫藥生物,硬件設備、建筑建材、機械等行業也受到關注。在社保基金新增持有金額較大的個股中,石油石化、交通運輸、建材、機械等基建類行業較多。
中長期資金入市節奏加快
近年來,政策持續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4月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來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接下來還將繼續增持,并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在日前召開的上交所專題座談會上,與會機構紛紛表示,近年來社保基金、保險機構、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持續加大入市力度,中央匯金等戰略性穩市力量持續壯大,市場內在穩定性持續增強。
“市場的穩定需要大規模資金凈流入支持。長線資金作為市場的壓艙石,其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從2025年全年角度來看,除中央匯金等機構外,其他長線資金將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持續穩定地進入A股市場。據其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萬億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凈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