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的措施后,不少汽車制造商和行業機構認為,關稅將在汽車銷量、購置成本等方面將給美國汽車市場帶來沖擊。
德國著名汽車專家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近日表示,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反對關稅,因為它們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擁有工廠,關稅對它們沒有好處。
美國汽車生產商通用和福特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高度融合的產業鏈網絡。以美國最大汽車制造商通用為例,這家企業去年在美銷售的汽車約40%在海外組裝,不少暢銷、利潤高的車型從墨西哥等國進口。福特汽車在美銷售的汽車中,雖然80%在美國組裝,但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外國工廠生產。這些海外產能都將成為征稅對象。
按照摩根大通估算,汽車關稅生效后,通用每年將繳納高達130億美元的進口關稅,成為美國政府“增收”的最主要來源企業。福特汽車則需支付約45億美元。通用汽車和福特都面臨“重大盈利風險”,汽車關稅可能使這兩家公司成本增加820億美元,相當于每輛新車成本增加約5000美元。
美國銀行分析報告認為,汽車關稅可能令美國汽車銷量下降300萬輛,相當于去年總銷量的近五分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包括美國車企在內,主要汽車制造商平均利潤率不到10%,無力承擔25%進口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由于車企無法單獨消化關稅成本,勢必通過漲價方式讓美國消費者分擔政府“增收”的壓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瑪麗·洛夫莉認為,加征關稅后,更多美國家庭將被擠出新車消費市場。
“25%的關稅不可能被制造商完全吸收。”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學者史蒂夫·諾蘭說,“企業要么將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要么不得不縮減產能,最終都將影響行業穩定。”
用一名歐洲汽車制造商高管的話來說,關稅面前,美國車企同樣無法免受影響,“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去年,美國汽車及零部件進口總額達到創紀錄的4743億美元。按照美國政府的說法,汽車關稅將給美國帶來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收入。但汽車關稅收入可能不及官方預期。摩根大通研究認為,即使按公告內容全面執行,最新汽車關稅每年也只會帶來820億美元的名義收入。
瑞銀發布研究報告說,美國汽車關稅對需求的破壞程度可能會比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