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已經進入4月貨幣政策會議前的靜默期。目前來看,由于經濟放緩的威脅仍然存在,歐洲央行4月有可能降息,但歐元區通脹走向的不確定性也可能迫使歐洲央行觀望為先。
歐洲央行早先預計,歐元區今年經濟增長僅為0.9%。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經濟壓力,為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提供了依據。據野村證券估計,美國對歐盟出口征收的10%關稅可能會使歐盟的GDP增長降低三分之一,即0.3個百分點,而這還沒有考慮到關稅政策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投資者和企業推遲決策的影響。
以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前景為例,各大機構對其均持比較悲觀的態度。2024年,美德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達2530億歐元。德國IAB就業研究所的研究預計,關稅實施一年后,德國經濟將下降1.2個百分點,使德國首次在戰后連續三年陷入衰退。德國經濟研究所(IW)使用牛津經濟學院的全球經濟模型模擬工具推算,僅現有的高額關稅就將在2025年至2028年間使德國經濟年均下降1.1個百分點。
但在通脹方面,各方的預測并不十分一致。歐洲央行預測,若歐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實施報復,可能使歐元區通脹率上升0.5個百分點。此外,德國數千億歐元用于基礎設施和國防的開支,也可能推動通脹上升。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馬里奧·森特諾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較為模糊。還有一些分析師認為,只有在歐盟采取強有力的報復措施時,通脹才可能上升,而高關稅下其他國家可能會向歐洲出口較為便宜的商品,從而削弱通脹上升的壓力。
今年3月,歐元區通脹率已經從2月的2.3%降至2.2%,符合預期,也在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明確的情況下,歐洲央行有降息空間。
彭博經濟學家戴維·鮑威爾和西莫娜·德爾拉·基亞耶認為,歐洲央行4月17日的利率決定正變得更容易做出。除了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對歐元區經濟產生直接打擊外,管理委員會還要考慮近期歐元強勢上漲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貿易沖擊的嚴重性實際上需要央行采取更激進的降息措施。法國興業銀行稱,歐洲央行在4月不排除會降息50個基點,以更明確地退出限制性政策立場。
歐洲央行管委霍爾茲曼則認為,目前看不到降息的理由。原因在于,美國關稅政策及其可能引發的反制措施,使得預測歐元區通脹是否會繼續靠近2%的目標水平幾乎變得不可能。因此,4月暫停行動是政策制定者的最佳選擇,比匆忙采取行動更可取。
此前,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的講話顯示,雖然歐元區的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區域,但歐洲央行并不想關閉進一步降息的大門。不過,她也表示出對貨幣政策調整的謹慎態度。
高盛經濟學家近日上調對歐洲央行的降息預期,理由是經濟增長走軟和通脹下降的預期。他們認為,盡管美國暫停實施針對特定國家的“對等關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沖擊,但歐洲經濟前景仍有惡化趨勢。高盛預計,歐洲央行將在4月、6月、7月和9月各降息25個基點,如果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加劇,降息次數可能進一步增加。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顯示,貨幣市場目前預計,到10月,歐洲央行將停止降息,屆時存款利率水平將達到1.75%。這意味著到10月,歐洲央行會累計降息7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