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萊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萊士”,002252.SZ)發布公告,擬以42億元收購南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南岳生物”)100%股權。業內分析認為,該項收購是血制品行業整合步伐加速的體現。
“海爾系”血制品核心競爭力有望加強
南岳生物是湖南省唯一擁有GMP證照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其生產基地的設計產能達500噸,目前旗下在運營的單采血漿站共9家,2024年采漿量達278噸。
上海萊士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血液制品大型生產企業,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海爾集團于2024年6月入主上海萊士,宣布上海萊士成為其大健康產業“盈康一生”成員,并支持上海萊士推進“拓漿”和“脫漿”齊步走戰略。本次收購南岳生物是上海萊士推進“拓漿”戰略的重要舉措。
天眼查顯示,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萊士的大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0.82%,而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海爾集團旗下的青島海盈控股有限公司。
根據《上海萊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收購南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股權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公告》,上海萊士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南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分為基礎對價和或有對價兩部分:基礎對價對應南岳生物100%股權作價42億元;若2025年度南岳生物采漿量達到305噸,則上海萊士應另付南岳生物實際控制人劉令安或有對價5000萬元。
根據已公開披露的上海萊士2023年采漿量1500余噸測算,本次收購完成后預計上海萊士采漿量將獲得18%以上的增長。同時,上海萊士將擁有湖南省內17家單采血漿站(含2家分站)中的12家(含1家分站),且南岳生物的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也將助力上海萊士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公告顯示,2023年和2024年1月至9月,南岳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7億元和4.47億元,實現凈利潤9635萬元和7218萬元。本次收購將直接提升上海萊士收入和利潤規模、增厚上海萊士每股收益。此外,上海萊士表示,南岳生物擁有的高濃度(10%)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4項在研產品管線與上海萊士現有優勢資源形成協同與互補。本次收購完成后,上海萊士和南岳生物之間可有效整合研發資源,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優勢,加速新產品研發進程,從而充實產品線、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增強上海萊士的核心競爭力。
上海萊士自2008年上市以來,不斷通過外延并購持續拓展規模,已成功完成了對邦和藥業、同路生物等4家血液制品企業的并購和整合,目前全國擁有上海、合肥、鄭州、溫州、廣西5大血液制品生產基地,單采血漿站44家。
血制品行業前景獲業界看好
公告顯示,對于估值對象所處的血液制品行業而言,屬于資源屬性較強的行業,我國上游血漿采集一直處于供應不足的狀態。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自2001年5月起沒有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對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實行總量控制,對藥品生產(包括血液制品生產)實行許可制度,只有通過包括GMP合規性等法規符合性檢查的企業,才能獲頒“藥品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單采血漿站的設立和管理有著嚴格的規定,單采血漿站只能由血液制品企業設立,實行“一對一”的供漿關系,單采血漿站設立要求符合相應的設置規劃,在一個采漿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血漿站數量難以在短期內快速增長。目前,我國正常經營的血液制品企業不足30家,行業進入壁壘高,且大多規模較小、產品品種較少、行業集中度不高,超過半數企業不具備新開設漿站資質。
萬聯證券研報認為,我國血液制品行業外延并購、內生增長促使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2024年,華潤博雅生物、天壇生物先后并購綠十字香港、武漢中原瑞德;2025年上海萊士擬收購南岳生物,加速了行業整合步伐。2024年我國新獲批漿站3個,新增在營漿站17個,持續推動漿量穩步增長。據統計,2024年行業采漿量13400噸,同比增長10.9%,其中天壇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派林生物、遠大蜀陽的采漿量合計占據國內血漿采集量80%左右,行業規模效應凸顯。
另據光大證券研報,血制品生產涉及國家生物安全且具備資源品屬性,由于政策限制,目前行業內僅存較少廠商,形成了以天壇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派林生物等為主的寡頭格局,產業鏈自主可控,受海外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較小。隨著血制品行業內多個企業股東實力的持續提升,優質血制品資產的競爭力將持續提升,戰略發展路徑將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