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碰撞爆燃事件,小米官方微博賬號“小米發言人”4月1日發文稱,據初步了解,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我們對此深感痛惜。”
目前,安徽警方、當地交管部門均已介入調查。據媒體報道,該起車禍導致3人身亡。此次事故發生地為德上高速池祁段(G3W德州至上饒高速池州至祁門段),位于安徽省境內,事故車輛為SU7標準版。
小米發言人稱,碰撞發生后,公司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非車主本人駕駛。同時,緊急救援呼叫車上乘員,并報警、呼叫120急救服務。
此后,警方隨即抵達現場,全面介入調查事故。同時,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于3月30日趕赴銅陵,在警方的指導下,積極配合調查、取證等各項工作,并于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公司所掌握的車輛行駛數據及系統運行信息。小米將繼續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嚴格遵循調查結果,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同時,小米的專項組也將在警方的許可與指導下,與事故受難者家屬取得聯系,全力協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與幫助。
圖為“小米發言人”回應細節截圖 資料來源:“小米發言人”官方微博
對此,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技術研發人士指出,動力性能是消費者尤其男性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慮之一。傳統汽車動力性能與價格基本成正比,想要更高的動力性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新能源汽車大幅降低了動力性能購買門檻,其15萬元級車輛動力性能堪比30萬元級傳統汽車,20萬元到30萬元級車輛動力性能堪比80萬元以上傳統汽車,小米SU7 Ultra動力性能可趕超千萬元級超跑。
然而,高動力性能新能源汽車現階段表現出三個方面主要矛盾:一是消費者對車輛動力性能認知不足的矛盾。高動力性能車輛具有颯爽的駕駛體驗,但更埋伏著潛在的危險。消費者從駕駛傳統汽車轉變為駕駛新能源汽車,車輛動力性能出現斷層式提升,但是對新能源汽車動力性能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認知,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二是駕駛能力與動力性能持續增長之間的矛盾。我國新能源汽車駕駛員駕齡相對較短、年齡偏年輕化、駕駛經驗和能力不足。新能源汽車動力性能成為市場競爭關鍵要素之一,并呈逐年提升的發展態勢。安全駕駛能力不足與日益增長的動力性能形成顯著矛盾,進一步加劇了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易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三是安全管理與高動力性能車輛使用的矛盾。新能源汽車動力性能大幅提升,但我國尚未構建針對高動力性能車輛的管理體系,而高動力性能新能源汽車已經高頻穿梭在大街小巷,誰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應值得每個道路交通參與者深刻思考,更需要管理部門落實相關舉措。
為此,該人士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引導企業謹慎合理設計。廣泛對標和調研,以滿足實際使用為目標,征集社會意見,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性能參數指引,引導汽車生產企業謹慎合理設計動力性能,推動源頭治理;二是嚴格落實電子圍欄應用。生產超高動力性能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應研究分類分級的電子圍欄,并向有關部門備案,嚴格落實電子圍欄應用,非特定道路嚴禁釋放全部性能,提升車輛安全應用水平;三是提高特殊車輛購買門檻。管理部門應參考國外成熟經驗,研究制定超高動力性能車輛購買門檻,如駕駛員年齡、駕駛經驗、身體狀況、專屬駕照等;四是開展車輛安全使用宣傳。新能源汽車技術特點不同于傳統汽車,管理部門應開展公益宣傳,告知消費者安全使用方法,逐步提升安全駕駛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