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日前,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異構備份的政務網絡在重慶宣告落地。該網絡采用國產V2V視聯網技術搭建的“全域自主可控視聯網安全網絡底座”作為基礎承載,成功打造了“一網多用、一網多能”的多元融合發展新局面,也為全國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資借鑒與推廣的經驗范式。
作為這一項目的重要參與方,視聯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聯動力”)董事長楊春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自2024年起,以V2V視聯網協議為“立身之本”的視聯動力開啟了新的轉型步伐,包括智算中心在內的安全和網絡領域將成為公司未來的重要方向,爭做數字化浪潮的“趕潮人”是公司不變的夢想。
首個“國產數字安全網絡底座”落地重慶 引領地域數字網絡新變革
“對于各地數據管理單位來說,最頭疼的問題是資源的重復利用與數據的難以互通。在西方國家技術架構下,大量專網并行存在,專網之間數據難以互通,重復建設現象較為普遍,因此浪費了高昂的成本。”楊春暉告訴記者,從2020年開始,視聯網技術朝向視頻、數通、安全等方向多元化發展。日前,由公司參與打造的國產數字安全網絡底座在重慶市投入使用,為上述“痛點”提供了一種可借鑒推廣的解決方案,視聯網技術也在逐步進入算力網建設領域。
據重慶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采用國產自主可控通信協議視聯網,重慶市在國內首創建立“一網兩線”數據級的異構主備政務網,形成全域安全網絡底座。截至目前,重慶已建成視聯網點位3500多個,實現全市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的高清、實時、雙向音視頻調度通信。
“通過國產安全協議架構形成的市域通信傳輸網絡,可有效兼容IPv4、IPv6、V2V等多種協議,能夠在多領域發揮作用。”楊春暉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它為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四橫四縱兩端”營造集成性基礎環境,確保平臺穩定運行;另一方面,也推動全市跨級跨域視頻監控資源匯聚共享,實現視頻業務融合與數據通信安全傳輸,最終構建起電子政務外網異構主備網絡。
在業內人士看來,重慶市網絡底座案例體現了視聯網技術所具備的超低時延、超大帶寬、高兼容性、高安全性、非IP協議、自主可控的特征。“目前重慶市已經完成了網絡底座的更換工作,并于2024年12月投入應用,成功支持了重慶新春全市應急調度與央視春晚分會場任務。”楊春暉表示,“這一項目可謂重慶數字安全網絡底座建設的創新之舉,也被寄予了‘西部領先、全國進位、重慶辨識度’的厚望。”下一步,視聯動力重慶團隊預備持續擴容至數百人規模,主要圍繞算力、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展開工作。
構建多領域數字化生態 助力打造國產網絡通信技術新標準
除了“國產數字安全網絡底座”,視聯動力還憑借自主研發的V2V視聯網安全協議,扎根政務、安防、教育等多個領域,全方位構建起繁榮的數字化生態。
“2009年成立之初,視聯動力主要探索研究國產自主可控的V2V視聯網協議,全國大范圍鋪設了視聯網。”楊春暉告訴記者,時至今日,V2V視聯網在全國鋪設了超過27萬個終端點位,技術廣泛應用于智算中心、算力網、電子政務、政法綜治、應急指揮、社會治理、高等級安全等重要領域。
在政法綜治領域,視聯動力助力陜西省檢察院依托綜治視聯網系統,建立基層單位的“面對面”通道,協助矛盾調解、普法宣傳、司法救助等檢察服務,將工作下沉到基層。
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期間,V2V視聯網以亞運會運保指揮部為中心,支持大會期間的應急值守、協同會商、指揮決策等工作。網絡橫向聯動各地運保指揮部,參與保障會議1萬多場,總服務時長超7萬小時。
在醫療信息化領域,視聯醫療協助湖北省建設的控制和調度系統覆蓋5個省級分會場、13個市州、4個直管市、102個縣衛生行政部門、20家部省屬醫療機構以及235家定點醫療機構分會場,形成了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立體防控工作體系。
“就像交通規則一樣,合理的交規能夠有效優化交通,協議的架構也決定了通信網絡的效率和安全。”楊春暉表示,V2V視聯網技術作為一項國產自主可控的安全通信協議,可有效防范固定通信路徑之外的黑客、病毒等;同時采用“協議加密”“先管理后服務”等安全機制,主動免疫黑客病毒,保障網絡安全。
近年來,一個屬于視聯動力的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據了解,視聯動力目前與中國信息協會、中國保密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應急管理、人工智能、信創、算力、數通等領域進行深度探索。
同時,視聯動力還深度參與到通信技術新標準的建設中來,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據悉,公司參與的視聯網系統國家標準于2024年3月正式獲批發布。這一國家標準的制定,有助于減少不同系統間的兼容性問題,促進通信產業上下游集聚,整體提升視聯網行業的服務質量和安全性。
錨定轉型步伐 做新質生產力浪潮的“趕潮人”
數字產業發展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在滾滾而來的數據“洪流”下,一系列數據基礎設施仍待建設。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指導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基本格局。
這也成為視聯動力所希冀的下一步重要發展方向。“當前,數字產業迅速發展,網絡容量亟須擴充。在網絡基礎設施的提質升級方面,V2V視聯網技術可以發揮高安全、高可靠性能。”楊春暉進一步表示,“例如,受地理位置限制,新疆等地的算力資源難以高效運輸至其他地區。但通過先進的通信技術和網絡優化,高速網絡連接延時可低至毫秒級。這種低延時的傳輸能力使得新疆的算力資源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區域,甚至可以為全國的算力需求提供支持。”
據了解,視聯動力已于2024年在新疆哈密市伊吾縣上線了基于自主可控、非IP協議視聯網技術的“三網合一”算力網示范項目。在這套系統中,V2V算力系統的性能可以在90%網絡負載率下,達到百公里傳輸時延僅0.56毫秒、超低抖動小于1微秒的指標,遠優于國家算力樞紐間百公里1毫秒的要求。
在楊春暉看來,當前圖形處理器(GPU)性能已并非信息處理效率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計算方式與高效網絡技術結合所帶來的影響更為重大。如果能夠將V2V國產安全協議應用于智算中心,可以有效提高計算效率。依托于國產芯片技術,其整體效率將非常有競爭力。
“2024年是公司轉型的關鍵一年。盡管智算中心的投資是高度資本密集型,但其帶來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楊春暉表示,“我們在上述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從2025年開始,非視頻類業務收入有望顯著增加,成為助推公司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