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本已陷入外貿與制造業增長困境的歐元區經濟雪上加霜。歐盟委員會7月7日發布的夏季經濟預測報告指出,“上半年歐洲經濟‘突然衰退’,出現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萎縮。”
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預測,2020年歐元區19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8.7%,2021年有望增長6.1%,基本與歐洲央行6月初發布的宏觀經濟預測相當。
與全球其他地區一樣,疫情迫使經濟活動停擺是導致歐元區衰退的直接原因。相關數據顯示,在執行最嚴格的封禁措施期間,歐元區經濟運行被迫降溫25%至30%。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萎縮3.6%,二季度萎縮幅度可能高達13.5%。
所幸,得益于4月中旬以來各國陸續分步驟“解禁”、推動復工復產,歐元區經濟活動逐漸回暖。
埃信華邁(IHS Markit)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4月份“觸底”,5月份反彈并已持續至6月。同時,20個產業部門中,建筑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醫藥與生物科技、食品飲料、房地產等11個部門產出6月份環比增長。
在信心方面,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歐元區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均從5月份開始連續兩個月回升。
包括歐盟委員會在內的不少機構認為,歐元區經濟已走出4月份的“至暗時刻”。
然而,關于歐元區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復蘇軌跡是“V型”“U型”“L型”或其他,當前最大的確定性仍是“不確定”。正如各大上市公司最新季度財報所普遍反映的那樣,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讓企業難以對2020年業績進行可靠預測。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出,當前衡量歐元區消費者儲蓄傾向的指標遠高于金融危機時的水平,其中包括大量預防性儲蓄。“這表明家庭正為不確定的未來做準備,而不確定性同樣是導致企業投資疲軟的關鍵因素。”
綜合各方分析來看,下列不確定因素可能直接影響歐元區未來的復蘇軌跡。
第一,疫情反復。歐盟委員會將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視為左右經濟增長預期的首要風險。
6月下旬以來,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等多國疫情有所反彈。“如果新冠病毒傳播沒有得到控制,任何經濟重啟都是空談。”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警告說。
第二,民眾失業潮和企業倒閉潮。歐盟委員會指出,新冠疫情給歐洲經濟造成了更多永久性傷害,例如大范圍摧毀就業、大量企業破產。
5月份,歐元區失業率攀升至7.4%,為去年11月以來最高。其中,15歲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升至16%。
第三,內部分化。歐盟已經注意到,各成員國經濟系統抵御沖擊的能力和復蘇的速度存在明顯差別。盡管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希望通過廣泛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手段避免內部分化,但歐元區“雙速”復蘇的局面恐在下半年越來越明顯。
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近日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雙速”復蘇似乎已開始顯現,“我們對此必須保持關注”。
第四,金融穩定風險上升。迄今,由疫情觸發的經濟危機未演變成金融危機,但歐元區中期金融穩定風險已明顯上升,特別是銀行業經營壓力增大,中期公共債務水平上升。
“如同以往的危機,當新冠病毒席卷歐元區,我們觀察到‘逃向安全資產’現象,市場波動加劇,融資狀況急劇收緊。”德金多斯說,市場分析師近期大幅下調對2020年歐元區銀行盈利水平的預測,主要與銀行可能需要增加信貸損失準備金有關。
第五,歐英未來關系談判存變數。圍繞英國“脫歐”的不確定因素已連續數年困擾歐元區經濟。雖然英國今年1月31日已正式“脫歐”,但隨著11個月“脫歐”過渡期即將結束,今年下半年歐盟和英國圍繞未來關系的談判壓力增大,變數尚難排除。
英國首相約翰遜明確表示英國不會尋求延長“脫歐”過渡期。在歐盟看來,2021年前歐盟與英國無法就未來關系達成協議仍是一個重大風險。
網紅直播帶貨概念是否成為上市企業的“新道具”?資本市場秩序誰來維護?投資者權益怎樣保障?網紅直播帶貨繁榮背后仍有一系列問題亟待破解。
隨著電信央企新一輪5G藍圖細化方案出爐,5G將在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培育創造新產品和新應用方面取得更多突破,為經濟增長注入更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