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謂中國移動支付集體“出海”年,從東南亞到歐洲的數十個國家都有了中國移動支付的身影。
法國巴黎奧斯曼大街最大的兩個商場——春天百貨和老佛爺百貨的商鋪柜臺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標識隨處可見。
春天百貨集團首席執行官保羅·德塞薩爾說,春天百貨現在所有柜臺都可以用支付寶支付,春天百貨目前大約20%的顧客使用支付寶。
法國百貨公司“老佛爺”則首先選擇微信支付。2017年9月,老佛爺百貨旗下的巴詩威百貨公司推出微信支付。兩個月后,該公司宣布,未來數月將在其位于法國境內的所有分店推廣微信支付。
不難發現,中國移動支付的“出海”軌跡,正是中國游客腳步形成的路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移動支付已經實現了成功登陸的“出海”第一步,但還屬于“國外之國”——在國外做中國人的生意。移動支付如同潮水一樣,隨國人而來,隨國人而去。要想“落地生根”,必須能夠融入當地的生產生活之中。
在法國,由于不能綁定當地銀行卡,當前基本沒有法國人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進行消費。業內人士分析,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跨境金融問題,使用中國移動支付,就相當于要把法國銀行的錢導入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普遍不愿意。其次,歐洲金融服務數字化發展較慢,移動支付滯后。法國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是刷銀行卡或使用網銀。
但歐洲已從立法層面推動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旨在促進創新型在線和移動支付開發和使用的歐盟付款服務指令已于今年1月生效。
法國第二大銀行機構BPCE銀行集團旗下的法國外貿銀行已推出名為“即時支付”的移動支付工具,并在其《2018-2020戰略計劃》中宣布,在3年中將投入1.5億歐元用于專業金融服務研發,推動數字化發展。
中國移動支付發展更早更快,實力更強,并已開始探索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突破國別障礙,如支付寶與印度當地支付工具Paytm的合作。但“過海強龍”如何與有主場優勢“地頭蛇”一較高下,仍需拭目以待。
?
專家研究預判,每年未妥善處置的污泥數量已經超過3000萬噸,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已有所顯現。如若不能妥善處置,勢必成為引爆環境危機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