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資產市場正在進入又一個歷史高峰期,而不良資產包的價格也持續攀升。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秘書長、浩天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秦麗萍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不良資產包價格高企有多個因素推動,未來在政策的引導下,或可回到合理區間。
近兩年來,伴隨銀行體系不良貸款的不斷暴露,不良資產市場也呈現出較為“火爆”的局面。“不良資產包的價格從2016年底就開始持續上漲,有公開數據顯示現在八個省份的不良資產包的平均折扣率已經達到46%,江浙一帶的不良資產包折扣率已經達到70%。其實,就我們的了解,可能在某些地區,上述折扣率的數字還是比較保守的。”秦麗萍稱。
在秦麗萍看來,不良資產包價格高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一周期下資產包的性質與上一個周期不同。上一輪的資產包基本上來自于國有企業,不良貸款主要是沒有抵押和擔保的信用貸款,而伴隨銀行風控水平的提高,這一周期的資產包大部分有抵押和擔保物。不良資產質量的提高必然帶來了資產包價格的提升。二是市場參與主體增多后,競爭的加劇帶來了市場供需的不平衡,由此也進一步推升了市場的價格。”秦麗萍說。她還表示,作為不良資產包的供給方,不少銀行自身處置不良的動力和能力在增強,對不良資產包“惜售”,這也從供給端助推了資產價格的上漲。
秦麗萍認為,對于目前資產包價格的攀升要辯證地看,價格高背后有多個因素推動,但不良資產市場最終還是要保持其流動性,如果價格太高導致虧損,市場就不可持續。“從長遠看,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引導,加上銀行加大風險管控,不良資產價格在階段性上升后,未來或可回到合理區間。”她表示。
秦麗萍同時對目前市場的風險予以警示。“在我看來,很多投資人入場非常激進,甚至是不顧一切地進行投資。比如,有些基金是市場上新成立的,在募集資金之后就有投資的壓力,在一級市場買不到資產包,就會想辦法在二級市場從四大資管公司或是地方資管公司那里買資產包,然后再尋求出手的機會。這種為了投資而投資的做法我認為是有一定風險的。”秦麗萍表示,一些人民幣基金成立于2015年,在2015年或2016年開始募資,這些基金往往從募資、投資到最后退出的周期比較短,可能到了2018年這些基金中的大部分就要退出投資,這時候一旦市場價格下跌,很有可能這些基金的投資就會形成虧損。“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我們業內也常常說,做不良資產投資的千萬別做著做著把自己也做成了不良。”秦麗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