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上線后,短時間內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起初,各界熱捧小程序,并認為小程序可能成為下一個顛覆性創新的起點,并引領新的創投熱潮。隨后,各界對小程序的熱情快速降溫,并指出其各種不足。
小程序能否成長為網絡新生態的參天大樹,還有待觀察。但從各種評論中,我們不難看出,社會大眾所期待的,并不單純是騰訊或者微信未來的成功,更多的是目前正在興起的以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中國式創新”。這種情況令人欣喜。這意味著創新引領發展已經成為各界共識,更多的企業和創業者開始將精力放在創新上,以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中國式創新”漸成氣候。
長期以來,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走的是一條所謂的“C2C”道路,就是Copy to China,將國外特別是美國的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直接照搬到國內。因此,我們有了“中國的谷歌”、“中國的FACEBOOK”、“中國的YOUTUBE”等大量通過學習國外企業經驗而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隨著近年來國內網民數量增長放緩,用戶紅利日趨削減,“C2C”已經越來越難以在國內奏效。因此,以貼近國內用戶需求為基礎的自主創新應運而生,正在成為國內互聯網產業的新潮流,一大批像小米、樂視、滴滴、摩拜單車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快速崛起。
“中國式創新”的本質是抓住國內用戶需求,解決國內用戶的“痛點”。對于小程序的各種討論和意見,其實就是對國內用戶需求的探索和發掘。盡管目前小程序的前景難言明朗,但并不阻礙整個互聯網產業及國內商業界對解決用戶需求探索的步伐。只要這種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沖動”存在,未來就一定會涌現出大量的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和創新商業模式。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國內互聯網業對“中國式創新”的高度重視,意義重大。一方面,說明互聯網企業正在告別此前的野蠻生長,紛紛希望通過創新來樹立自己的全新競爭優勢,這無疑會大大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對創新的追求,也會推動全社會創新意識的快速成型,這將對我國正在推動的“雙創”戰略產生積極影響,有望進一步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整體步伐。
我們注意到,小程序出自互聯網巨頭騰訊之手。這意味著在“中國式創新”中,大公司并不保守,正在成為重要的創新推手,必將帶動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動力的企業加入創新大潮中,促使我國互聯網產業整體的創新氛圍日趨成熟和完善。事實上,除了騰訊外,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在各個領域的創新也不容小覷。目前,阿里的云計算、互聯網金融和百度的AI、無人駕駛等技術都開始進入應用階段,并在相關產業中引發更大規模的創新活動。
小程序現象僅是“中國式創新”的一個縮影。隨著互聯網技術對各行各業的不斷滲透,更多產業中的“中國式創新”勢必日益活躍。創新將成為國內企業競爭力的最大來源,進而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以預見,未來各行各業的創新活動將進一步活躍,各具特色的“小程序”式創新將紛至沓來,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將如雨后春筍,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