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運動鞋、服裝、日用紙品等民生用品制造基地,與全國多數地方一樣,這里的傳統制造業眼下也是“壓力重重”。壓力催生動力,危機倒逼轉型。記者在晉江采訪發現,一大批企業通過創新謀求轉型,從制造走向“智造”。
“現在傳統制造業可謂‘冰火兩重天’,仍徘徊在老路上的日益艱難,而勇于創新的發展都還不錯。”晉江市經貿局副局長林永紅說。
晉江市是福建縣域經濟的領頭羊,紡織服裝、制鞋制革、建材陶瓷等是晉江傳統產業,年產值都已過百億元。
福建優蘭發集團曾是福建省最大的包裝紙生產企業,幾年前這家企業就轉向技術要求更高的特種紙領域。企業與多家科研機構合作,研發了“脫墨漿”等多項先進技術,產品品質因此高人一籌。
“傳統制造業不創新,就等著被淘汰!痹诩堉破沸袠I打拼了20余年的優蘭發集團董事長柯文托說。
“ 現在傳統制造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口,企業要努力,政府也要給力,政企共同構建全方位創新體系,推動制造向‘智造’轉型。”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說。
2013年6月,《晉江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行動方案》出臺。晉江通過支持產業組織、企業技術、金融服務、商業模式、產業公共服務等關鍵領域創新,提升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3年以來,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處、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先后受邀與晉江上百家企業進行了技術交流對接。
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自主創新往往是“有心無力”。在晉江等地,地方政府搭建的各類公共創新平臺,成為中小企業創新的重要依托。
作為晉江市重點引進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晉江——哈工大機器人研發中心”為全市企業免費提供自動化技術應用指導和培訓。該中心已開發出蛋糕自動除渣、大規格瓷磚自動包裝線、自動斷線檢測等智能化生產系統,并在鞋服、建陶等多個行業應用。以大規格瓷磚自動包裝線為例,該系統可以使生產效率提高2倍。
而晉江洪山國際工業設計園,目前已吸納42家設計機構,涵蓋工業設計、包裝設計、軟件設計等,為閩南地區的服裝鞋帽、雨傘、機械等產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