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4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回升。同日發布的匯豐5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49.2,高于48.9的4月終值,亦略高于49.1的5月初值。多方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拉動下,中國經濟出現較明顯的由落轉穩跡象,但考慮到PMI數據仍然偏低,且5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回落,穩增長政策有必要在6月繼續發力,包括考慮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5月PMI小幅提高,顯示經濟增長趨穩。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提高,反映市場需求平穩;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降低,采購量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繼續提高,反映了企業補充庫存活動有所增加。綜合PMI指數預示的變化,考慮近期穩增長政策較多,政策效果在未來一段時期會持續顯現,經濟由落轉穩態勢比較明顯。 “這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一季度會是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二季度開始好轉,下半年有所恢復。企業也是一樣,去年底資金鏈比較緊張,導致今年一季度困難,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的實施,會逐步好轉。”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工業運行室主任原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盡管5月、6月數據還可能比較低,但是整個工業形勢已經處于恢復過程中。 然而,各方分析也紛紛提到,這種由落轉穩與前期穩增長政策密切相關,制造業本身情況尚未明顯好轉。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稱:5月PMI雖然小幅擴張,但歷史看,仍屬于較低水平,我國制造業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調查結果顯示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等仍是目前困擾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鑒于穩增長的任務仍然偏重,有機構預測,6月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5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錄得49.2,新訂單就業指數略有回升,但在榮枯線之下;產出指數位于年內低點,反映內需降幅有所收窄,但無明顯穩固復蘇跡象;新出口訂單較上月大幅下滑,外需前景堪憂。制造業擴張乏力,加之融資條件緊張,寬松政策力度有待加強。預計未來數周內或有50基點降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