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市銀行宣布要分拆理財業務并設立子公司進行運營。浦發銀行日前公告稱,董事會全票表決通過公司關于設立浦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以全資子公司的方式設立浦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該事項須報監管機構核準。
就在今年三月初,光大銀行也曾發布公告,稱其董事會已同意光大銀行全資設立理財業務子公司,該事項需報請監管機構審批。而此前,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也均有表態要分拆相關業務設立子公司。
浦發銀行年報顯示,其2014年全年累計完成各類理財產品銷售超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全年理財業務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兩倍。中信建投分析稱,資管子公司有望享受規模與收益率雙重提升的增長彈性。
此前,光大銀行行長趙歡在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設立理財業務子公司的出發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豐富業務功能,目前的理財是在銀行牌照下做業務,而成立子公司后可以向不同的監管部門進行更多業務功能申請,有利于理財業務產品創新,豐富投資品種;二是有利于風險隔離,促進理財業務的健康培育;三是便于設立更加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目前在銀行體系框架下,這方面仍受到一定限制。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壯大,監管機構有意放松相關規定推動理財業務向資產管理業務轉型,推動商業銀行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改革試點。2014年12月,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上曾表示,探索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改革。“我們預期理財業務等商業銀行運作相對成熟的業務板塊將是改革重要方向。”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表示。
根據《中國銀監會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單獨核算、風險隔離、行為規范、歸口管理等要求開展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設立專門的理財業務經營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全行理財業務。
婁麗麗表示,銀監發〔2014〕35號文印發以來,雖然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流程與組織架構搭完善尚需時間,但商業銀行普遍予以高度重視,針對理財業務已基本建立了一個專門部門進行管理。按照銀監發〔2014〕35號文要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已初步實現獨立考核、單獨建賬、專業管理和風險隔離,建立理財業務子公司后將進一步強化上述監管要求,在組織架構和公司治理體系上加以保障。
市場普遍比較看好分拆理財業務并設立子公司對銀行估值的提升。中金公司此前發布的研報稱,銀行理財如果分拆上市,價值占將銀行市值的13%。預計到2015年底,銀行理財會達到16萬億。如果參照資產管理公司來估值,則銀行理財業務的價值為1萬億,占對應銀行市值的13%。中金公司分析表示,建議關注銀行旗下資產的分拆乃至最終上市對銀行整體估值的巨大正面作用。
婁麗麗表示,理財業務子公司改革有利于推動理財業務回歸代客理財本質明度進一步提升,通過投資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對理財產品性質的認知能力和對風險的識別能力,逐步打破銀行體系下的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真正實現“買者自負、賣者有責”。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銀行的“分拆”可能不止限于理財業務。中金公司認為,在所有資產中,最先被分拆的是銀行理財,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銀行,投行和金融市場、托管等新興業務也有分拆可能。部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可能嘗試分拆或成立新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