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真的有點高了!比A南一位創業板上市公司董秘Q先生指著電腦屏幕的行情走勢說。該公司股價從2015年初開始,K線即顯得異常陡峭,漲幅超過200%。若從2013年初算起,該公司股價漲幅已超過5倍。
Q先生透露,正是基于股價高估的擔憂,公司一方面盡量減少接待投資者調研,另一方面大股東在安排減持計劃。
2015年初以來,已有近1000家上市公司出現重要股東的減持行為,合計減持股數超過240億股,減持市值超過3000億元,兩項數據均超過2014年全年。此外,從公司高管數據看,減持頻率和數額明顯增加,今年以來,高管減持接近3000次,而增持僅在600次左右。
調研的太多,“老板都不愿意出來接待”
從大數據到互聯網+,充斥著各種概念的中小創龍頭公司股價如脫韁野馬。
“2013年到2014年,公司股價漲幅還算合理,畢竟公司業務有一輪比較大的轉變,逐步剝離傳統制造業,轉向新興產業,這樣給個50多倍的市盈率不算過分!盦先生說。從K線圖看,2013年到2014年間,該公司股價漲幅穩步上漲,而每一波上漲均與上市公司一系列轉型動作相關,并未脫離公司基本面變化。
但是情況從去年底開始發生變化。從最近幾次股東大會以及機構調研情況看,人數越來越多!艾F在老板都不愿意出來接待,一是時間緊,二是沒什么好說的,當然最重要的是老板認為股價漲得太高,不適合出來說話。”Q先生坦言。
從該公司的業務結構看,盡管公司自轉向新產業后發展勢頭較好,業務穩步增長,但是從目前股價看,上市公司自己都覺得已明顯高估!澳壳笆杏室殉^200倍,換句話說,按照公司正常規劃,已經透支掉起碼10年以上的業績。”Q先生表示。
“原來公司還有增持計劃,但現在股價漲成這個樣子,不適合繼續增持,只能暫時擱置,等有機會再行動。”深圳另一位上市公司證券事務部人士透露。按照之前安排,原本會在股價低位時增持一部分股份,以作股權激勵。但是由于股價上漲太快,打亂了原有計劃步驟。
“上市公司被投資者推著跑”
“上市公司高管應該是最了解公司的人,這部分人減持頻率增加,說明股價泡沫已較嚴重,脫離了公司基本面。”Q先生說。
廣發證券策略研究員陳杰表示,上市公司普遍反映資本市場太超前、投資者預期太激進。“比如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訴我們,去年投資者來調研時,建議他們從銷量導向轉向流量導向,他們虛心接受了這個建議,結果等他們好不容易鋪設好用戶網絡,準備提升流量時,今年投資者又來向他們建議‘流量要盡快變現’,但其實很多準備還非常不充分。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層現在有一種被投資者推著跑的感覺,他們希望投資者放慢夢想的腳步!
不過,也有不少投資人希望上市公司多講故事、多描繪愿景、多用時髦概念。“市場就是愛聽故事,愛炒有故事的上市公司,只要跟準故事節點,總會有不錯收益。”深圳一位私募表示。
“我并不擔心小盤股泡沫破裂,因為估值是變化的。無論創業板市盈率是100倍還是200倍,都不重要。現在創業板的市盈率是100倍,如果明年業績增長一倍,就降到50倍,后年再翻一倍就降到25倍!毙裾\資產總經理陳赟坦陳。
“上市公司要講故事,市場愿意聽、愿意炒,但是最終這些故事需要逐步兌現,我們能做的就是緊密跟蹤調研,判斷上市公司管理層經營規劃的合理性,跟蹤這些發展規劃逐步兌現的時間點。上市公司逐步兌現預期,并且提出更大膽的想像規劃,資金必然愿意持續追捧。”陳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