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鋁業公司在歷時三個月的緊張籌備后,迅速擴大其金融板塊業務版圖,成立中鋁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鋁資本“)和中鋁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鋁租賃”),將金融板塊提升為該公司的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公司")副總經理劉才明向記者介紹,中鋁資本注冊資金20億元,由中鋁公司全額出資。作為中鋁公司金融產業的投資、管理、監督和服務機構,中鋁資本是公司投資發展金融業的重要平臺。中鋁租賃注冊資本金8億元,由中鋁資本、中鋁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金融租賃平臺將以天津自貿區掛牌為契機,依托自貿區在貿易、金融等領域特有的功能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租賃業的聚集效應。
“公司初期仍將為中鋁整個產業鏈提供金融服務為主,后期將逐步向其它產業服務,后期也有可能引入其它投資方。”劉才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表示,實際上,2015年是中鋁公司扭虧脫困、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中鋁公司內部蘊含著巨大的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同時,內部金融資源亟需整合,產業金融在中鋁公司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記者了解到,中鋁公司設立金融板塊以來,已先后成立了中鋁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鋁保險經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均為中鋁公司的金融產業積累了經驗和能力。
中鋁加快布局金融行業并非首例,種種跡象表明,憑借自身雄厚的資金和產業背景的支持,央企“觸角”已經延伸到了包括銀行業、信托業、期貨業、證券業以及金融租賃業在內各個金融行業。記者了解到,此前的信托行業重組潮中,包括寶鋼、華能、華潤、中石油、國家電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多家央企紛紛通過集團或者旗下的財務投資公司,高調控股了多家信托公司。此外,包括中糧、中化、中鋼、五礦、神華在內的多家央企通過集團或旗下投資公司控股了多家期貨公司。此外,面對證券行業這一熱門蛋糕,南方航空、五礦、航天科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寶鋼、國家電網、華能等多家央企紛紛出手,分別控股了天源證券、五礦證券、航天證券、中航證券、華寶證券、英大證券、長城證券。
“這幾年產融結合,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是企業經營的方向,我們認為某種程度上是有這個必要的。”一位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比如說大型企業集團有一個財務公司,有利于集團內部資金的集中管理和資金的有效運用,但是這個大型企業集團辦財務公司是產融結合最淺的一個層面,往下走還有不同的深度,比如說有些大企業集團參股金融結構;一些企業集團做金融,但是為主業服務;還有一些企業集團是真正開始做金融的。
“相比較其他產業,金融的產業鏈條較短,在一定的時期可能會存在較快獲利的機會,”上述專家表示,很多大型企業在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通過產融結合的方式尋求經營多元化,另一方面央企資金充裕,而我國的金融領域開放程度較低,發展空間較大,這些都促使央企向金融領域發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在金融運營方面并不具備優勢,缺乏專業化的團隊和知識,運營效益不一定高,一旦經營管理失誤,所承擔的風險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