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帶動,跨境電商在“走出去”的戰略中被賦予了太高
的期望值,也因此難免野蠻生長。在4月23日舉行的“12335企校對接活動暨企校交流會”上,與
會專家指出,2015年將是跨境電商洗牌年,要想在競爭白熱化的跨境電商領域脫穎而出,需在平
臺開發、海外倉儲、物流、通關、產品質量、信用、數據安全服務、本土化等方面做好全面部署 和精細化服務。
小笨鳥網絡跨境平臺CEO劉寅認為,跨境電商已經到了“火上加油”的
熱度,但從整個行業層面來看又潛在巨大的危險和行業不確定性,“如果不加以自身調整,幾年前的團購就是明天的跨境電商。”來自對外經貿大學的教授王健提醒,未來跨境電子商務將由B2C轉向B2B,整個制度體系和物流體系可能都要隨之發生變化,政策導向應該從所謂零售、或者是B2C更多地轉向鼓勵B2B。
對此,支付巨頭VISA公司代表表示認同。且其中國區副總經理龔亮還期望,未來小的商家或企業
都能夠順暢支付,并且能安全地支付。
而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有了哪些改變?易觀智慧院副院長董旭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她認為主要制約因素有四個:第一、渠道的互聯網化;第二、產品的互聯網化;第三、運營的互 聯網化;第四、營銷的互聯網化。
此外,各位專家還建議,要想在競爭白熱化的跨境電商領域脫穎而出,企業需在平臺開發、海外倉儲、物流、通關、產品質量、信用、數據安全服務、本土化等方面做好全面部署和精細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