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制藥環保先行打造綠色企業
|
三廢處理設施資金累計投入6億多元
|
|
2015-04-20
作者:閆鑫 名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近日,魯南制藥集團收到《一種硫氰紅霉素廢水的處理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證書,這是該集團繼《一種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方法》、《一種抗生素廢水的預處理方法》、《一種復合型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一種微電解反應器》之后,獲得的第5個環境保護方面的授權中國發明專利。 據了解,魯南制藥集團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國家級循環經濟技術研發平臺,建立了專業的環境保護科研隊伍。下屬子公司新時代藥業成立了“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中心”,現有環境保護專業方向研究人員36名,其中博士1名、碩士12名,建立了150多人的專業環境保護員工隊伍。依托科技人才和先進的實驗設備,研究中心目前已取得了芬頓法處理制藥廢水、中藥渣產沼氣綜合利用等30多項研究成果,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2項。 “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不能依靠能源消耗來促進生產,更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在魯南制藥要水清、天藍、地綠。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治理環境污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談及環境保護,魯南制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如是說。 魯南制藥集團始終堅持“企業發展、環保先行”的經營理念,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從源頭進行環境治理,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從科研項目立項開始,就將環保作為主要評估標準,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不予立項。不斷加大循環經濟建設的資金投入,打造綠色企業,三廢處理設施資金累計投入6億多元,建設四座污水處理廠,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環保技改項目。利用萃取精餾法回收低濃度醋酸技術,實現了產業化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填補了我國在萃取法回收低濃度醋酸領域的空白。 在規劃建設新時代藥業時,魯南制藥集團就注重保持原有自然地貌并依托山、河等有利環境,把建設“園林化、生態化、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醫藥科研生產基地”作為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新時代藥業自2002年開工建設以來,共投入綠化資金過億元,新栽植各類苗木300余種200萬多株,綠化飽和率達到98%,營造了人與自然、企業與生態環境的完美融合。新時代藥業被授予“山東省工業旅游示范點”。 魯南制藥集團在環境治理和節約能源方面走在了國內同行業的前列,先后被授予“臨沂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先進單位”、“臨沂市水污染防治先進單位”、“山東省節水型企業”、“山東省環境友好企業”、山東省“建設環境友好型十佳企業”等稱號。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