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希望河南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著力打好上述“四張牌”。河南省鄲城縣作為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依托,加快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富民強縣,努力實踐打好“四張牌”。
優化環境,營造創新“好生態”。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推動科技創新,關鍵在于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誰搶占了技術創新的制高點,誰就在發展環境中掌握了主動權。今后的經濟發展必須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的關鍵所在。鄲城縣是全國產糧大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產業結構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經濟發展面臨著諸多制約因素。為了突破發展瓶頸,推動科技創新。我們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意見》的優惠政策,設立每年200萬元的科研獎勵資金,并對新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或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100萬元資金扶持。去年該縣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全縣良好的創新環境已經初步形成。
培優扶強,增強企業“主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大力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加大培優扶強力度,增強企業“主動力”。結合我縣情況,我們通過項目支持一些企業創新、通過特殊政策扶持特定企業創新,通過人才引進驅動企業創新,同時還將一些項目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經驗及時梳理總結,及時推廣實施。截至目前,我縣依托河南財鑫集團、金丹乳酸科技股份公司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家國家級研發中心,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近年來,全縣企業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和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各4項,其中金丹乳酸科技公司研發的“L-乳酸產業化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善機制,打通產學研“關節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制度創新必須先行。夯實機制創新基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創新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才能有效破解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的痼疾問題,打通產學研的“關節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我們健全完善“三大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無縫對接,充分提升創新力。一是完善校企合作機制。發揮好黨委政府“紅娘”的作用,積極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聯合研發、購買知識產權等多形式的合作,引進優質科技資源和研究成果,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二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根據研發項目的技術含量、貢獻大小等指標合理制定獎懲計劃,采取效益分成、一次性獎勵及風險抵押等方式,以重獎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營造富有效率的人才制度環境。三是完善資源共享機制。依托縣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科技培訓中心等平臺,為企業、科研、人才等提供技術成果轉讓、資源與信息共享服務。(作者為河南省鄲城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