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統計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科研投入進入快速增長時期,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已達1.19萬億元,占全球研發投入比重達到11.7%,規模居世界前列。多家科技型企業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反映,隨著科技經費快速大幅增長,科研管理體制中的某些弊端也暴露無遺,一些政策縫隙被撕裂、政策漏洞被擊穿,科技投入中途截流、跑冒滴漏普遍,甚至被套取挪用。 | |
|
部分企業打科技牌撈“快錢” 政府為支持科技創新不遺余力,然而一種科技“掮客”出現在科技市場上,其手法是與企業合謀套取科研撥款,再收回扣。某些企業打著高科技的牌子圈地搞科技園、產業園,其實是利用政府提供的廉價土地資源,搞房地產開發,獲取土地增值暴利。…【全文】 | |
| |
|
精彩閱讀 |
企業本為主體反成傀儡 “以企業為主體說了很多年,其實企業常常被當成炮架子利用。現在申請科研項目要求必須有企業參與,否則主管部門不批準,于是許多企業被拉進來做樣子。”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說。 |
監管體系存漏洞 有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出現了許多科研領域腐敗案件,究其原因,是體制內管的太死,但沒有管好。而科研經費一旦進入市場化的公司和企業,基本就沒人管了,因而出現各種尋租現象。 |
課題經費用于學術研究不足三成 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持續大幅增長,中央財政科技支出更是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長。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調研中了解到,當前,科研經費使用不僅效率較低,甚至還出現了跑冒滴漏、挪用亂用、腐敗貪污等現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