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城鄉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愈發明顯,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綠色消費、品牌消費、健康消費、教育文化旅游消費已成氣候,消費潛力正在不斷釋放。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增長必然要求轉換新的增長動力,尤其加快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快遞業務量增長51.9%,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信息消費快速發展,新行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的加速成長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所在。中國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第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新常態蘊含著新機遇,也要求中國經濟發展有新思路、新舉措,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在剛剛閉幕地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中國經濟要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的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的雙引擎。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經濟將向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轉變,也就是說,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更加強調就業和居民收入,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現居民收入增長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應有之意,是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體現和擴大消費的必然要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把力氣更多的放到擴大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上來,我國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也正是在統籌考慮保證實現比較穩定的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礎上作出的。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更加強調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中國經濟的發展不但是總量的繼續擴大,更是結構的不斷升級,這是增強持續發展動力的必由之路。新常態的經濟發展已經把結構優化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置,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戰略,著重制定產業升級,做強增量、做優存量,提升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和水平,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更加強調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經濟增長傳統引擎,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新常態下全社會已經形成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健全創新倒逼機制的良好氛圍。構建了促使創新的動力和壓力,使得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可以充分發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局面逐步形成,并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更加強調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良好地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也正成為新常態。事實上,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新常態下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也走不起,取而代之的正是激勵與約束并存地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和生態文明制度。以及用生態文明理念統籌謀劃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地現代化建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