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巨額捐款流入海外的質疑,2月27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其來往扎堆中首次做出澄清。他介紹,考慮到目前中國公益慈善基金設置制度尚未完善,而且捐贈的是海外上市公司的資產,為了方便早日開展工作,所以只能先把基金注冊在國外,等待國內機構的設立后就立即進入工作。此外馬云還強調,這筆捐贈的絕大部分,將會用在中國的環境保護,教育,醫療衛生以及中國公益基礎建設和公益人才培養上
“前幾天,我大為吃驚的看到一份所謂權威報告,稱中國去年的慈善公益捐款80%流向海外,更令我驚訝的是看了報告才知道是因為由于我和同事蔡崇信去年的捐款占中國慈善公益捐款的80%,而我們的捐款主要是捐在海外……”馬云在來往中寫到。
馬云所說的這份報告,是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捐贈百杰榜》。該份報告數據稱,
2014年度境外機構接收的中國大額個人捐贈,數額超過了242億元,占年度總額80%,境外慈善機構成了中國個人大額捐贈資金的主要接收方。
報告認為,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馬云和蔡崇信2014年將合計240億元捐給了新加坡的一家慈善機構,再加上潘石屹夫婦向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進行的捐贈,所以結果是,2014年國內八成大額個人捐贈流向境外。
馬云解釋,2014年確實和蔡崇信捐贈了相當大的一筆資產。考慮到目前中國公益慈善基金設置制度尚未完善,而且捐贈的是海外上市公司的資產,為了方便早日開展工作,所以只能先把基金注冊在國外,等待國內機構的設立后就立即進入工作。“基金注冊在哪兒不等于錢花在哪兒。捐贈之初,我和蔡崇信就達成共識,這筆捐贈的絕大部分,將會用在中國的環境保護,教育,醫療衛生以及中國公益基礎建設和公益人才培養上。”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4月,馬云和蔡崇信宣布將成立個人公益信托基金,該基金來源于他們在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里集團總股本的2%。基金將著力于環境、醫療、教育和文化領域,地域涉及中國內地、香港和海外。當時估計該捐贈價值在180億元左右,而按現在阿里巴巴的股價,其價值約為240億元。
這一數據與報告吻合。根據報告數據計算,馬云和蔡崇信的捐贈金額占到了去年中國大額捐贈總額的80%。但報告沒有根據公開信息披露捐贈地域,而是籠統認為其流向海外。
馬云表示,這份報告的殺傷力令人震驚,春節期間引來很多人對我的指責,甚至有關部門也表示了關注。
業內分析認為,中國大陸將股權捐贈視為銷售,因此,捐贈方與接收方都要納稅。也就是說,如果馬云直接將期權或股權捐贈給國內基金會,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馬云捐贈股權本身需要納稅外,就股票的增值部分,基金會在套現用于公益項目的時候還需要繳納所得稅。而對境外慈善機構在出售股權時,不需要對股票增值的部分繳納所得稅,而境外慈善機構同樣可以將善款投向國內。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認為,公益信托適用于所有愿意通過財產委托做公益的個人或機構,特別為富人的巨額財產捐贈開辟了通道。假如曹德旺選擇公益信托模式,而不是立即把福耀玻璃的股權轉移給河仁基金會,就不會發生捐了錢反欠國家稅款數億元的尷尬;陳發樹也不必為承諾的股權捐贈難以實行財產轉移而蒙受“諾而不捐”的冤名,“國內公益信托制度應盡早落地,推動慈善公益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2010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從2010年起將集團年收入的0.3%撥作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環境保護。以此計算,2014年阿里巴巴僅通過該基金即捐出約1.5億元。此外,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平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不久前發布的公益賬單顯示,2014年有2.13億淘寶會員參與了超11.1億次的公益行動,產生了2.34億元的公益善款。這些善款通過與阿里合作的超過400家公益機構,發放給需要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