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圍城”、“十面霾伏”成為困擾許多大城市的難題。工業大省遼寧斥資千億實施“藍天工程”,率先在全國開展大氣治理攻堅戰,為有效治霾進行艱苦而有益的探索。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完成大氣治污項目4277個,主要污染物削減能力有望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總量減排任務。
據了解,2014年前11個月,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10、PM2.5平均濃度為103.4微克/立方米、62.7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66.76%。前11個月,遼寧PM10、PM2.5平均濃度為99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達標率為71%。
“雖然遼寧的環境空氣質量距離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的距離,但作為一個重工業大省,環境欠賬較多,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遼寧省各部門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犧牲!边|寧省環保廳廳長朱京海說。
督辦違規央企 整治污染大戶
2014年,新聞媒體曾曝光,沈陽華潤熱電有限公司等19家熱電企業在排污和脫硝、脫硫和除塵方面存在問題,鞍鋼上馬新焦爐卻對高污染舊設備放任其污染拒不整改。
遼寧省環保廳大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心主任孫鵬軒介紹說,過去央企等特大企業都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2014年,遼寧省以鋼鐵、電力企業為重點,對32家央企188個項目實施限期治理,同時抄送集團總部和國資委,取得了明顯成效!巴ㄟ^通報集團總部、媒體曝光以及物價、發改、環保等多個部門聯動,對違規企業實施停產治理、限制上網發電、限制企業貸款、暫緩結算電費、扣繳環保電價等措施督促企業提標改造,收到了積極的成效,也對地方違法排污企業形成了有力地震懾。”
鋼鐵企業體量大、污染重,一直是大氣污染監管的重點對象。但在日常監管中,環境監察及監測部門因工作人員有限,很難及時、全面了解企業排污情況。為此,2014年遼寧省在全國環保行業成立了第一支環境航空隊伍,招收了全國第一批環境航空碩士研究生。遼寧省環保廳對全省重點鋼鐵企業進行了航拍,幫助企業梳理環境問題,推動大氣環境治理。
在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提供的一份《鞍鋼無人機遙感圖集》上,記者看到整個廠區的車間、煙囪分布情況一目了然。“鞍鋼廠區面積數十公里,大氣排放口成百上千,一座鋼鐵廠就是一個小城市。以前整個廠區巡查一次,幾名工作人員得半個多月才能走完,現在只要幾天就可以完成!
相關技術人員稱,無人機飛行高度可達300-1000米,廠區內工作人員難以發現,具有隱蔽性和突然性。無人機卻憑借其搭載的高分辨率照相機,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情況,大大便利了執法檢查。情況了如指掌,便于環保部門與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環境治理計劃,在鋼鐵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部分鋼鐵企業還是投入大量的資金治理大氣污染。
此外,遼寧省還組建了交叉任職的省環境安全保衛總隊,配備環境警察25人,加大對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和打擊力度。
重點整治石化企業 大力淘汰黃標車
遼寧是石化大省,有機廢氣污染導致夏季臭氧污染問題凸顯,有研究表明,有機廢氣污染是霧霾污染的重要構成。遼寧省開展有機廢氣污染“泄漏檢測與修復”試點,尋求技術突破,解決這一難題。盤錦市的華錦集團是一家化工企業,也是遼寧省環保廳第一家VOCs(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首家試點企業,這家公司通過與比利時一家長期致力于這一修復技術的企業合作,目前廠區內共檢測出52724個潛在泄漏源,年泄漏量約314噸。
“泄漏檢測與修復后, VOCs無組織排放每年減少約210噸,不僅有效控制了企業VOCs無組織排放,還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也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比A錦集團乙烯二分公司生產主任彭慶彤說。
下大力氣淘汰黃標車。2014年遼寧共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6.5萬輛,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目標。為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遼寧省采取限行措施,積極推進各市在主城區設立環保綠標區,擴大黃標車限行區域,促進黃標車淘汰。
目前,全省已建設綠標區22個,總面積為587.3平方公里。沈陽市在原有奧體中心環保綠標區與全運村環保綠標區基礎上,將二環以內區域增設為環保綠標區,涵蓋179平方公里。
遼寧省通過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公安部門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年限的車輛加大了強制注銷力度,對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未取得檢驗合格標志的車輛予以強制報廢。
建立監測預警 緊盯污染排放
2014年,遼寧全省14個市完成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體系建設,先于國家要求一年。并研發了“遼寧AQI在線手機”客戶端,人們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閱全省環境質量信息,并通過網站實時對公眾發布環境空氣質量和重點企業排污數據,對治理緩慢、污染嚴重的鞍鋼、華潤沈海電廠等企業進行了曝光。在預警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建立環境空氣質量和不利氣象條件預警制度,對各市下達了16次環境空氣質量預警建議函,提前采取措施減輕污染,指導各市政府啟動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采取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措施,減輕重污染天氣對人民群眾的影響。
沈陽市還成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15個相關部門和各區縣市政府為成員單位。2014年10月31日,沈陽市空氣質量持續35小時“爆表”,沈陽市環保局啟動一級紅色預警,通過質譜儀迅速確認,以鉀為主要特征的二次無機鹽數量占比高達66%,與有關部門聯動,及時制止了周邊多個縣區秸稈焚燒行為,有效應對了史上最嚴重污染天氣。
據了解,“藍天工程”實施以來,遼寧省共完成4277個治理項目,投資225.8億元。其中,2014年,全省大氣治理投入資金125.8億元,完成藍天工程項目2428個,淘汰燃煤小鍋爐18517臺,新增主要污染物減排能力51萬噸,全省環境空氣優良率達到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