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新年前后信用事件的頻頻出現,當前高收益債券板塊的波動風險仍在加大。
雖然備受業界關注的超日債兌付剛剛轉危為安,可伴隨新年前后信用事件的頻頻出現,當前高收益債券板塊的波動風險仍在加大。
可以看到,海外市場方面,佳兆業集團貸款和債券違約事件引發了其美元債券及香港房地產債券的大幅調整。分析人士指出,佳兆業是繼華通路橋之后又一起并非由企業自身經營問題引發,而是由非經營性突發事件導致企業正常周轉能力喪失,從而陷入流動性困境的事件。
無疑,該案例再次反映出即使歷史經營和財務狀況較好的民企,也可能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導致短期內流動性陷入枯竭。
不僅如此,記者還觀察到,現階段關于信用債的負面評級調整同樣較多。這說明部分由行業景氣度和個券信用資質惡化趨勢導致的評級下調仍未停止。多家券商預計,2015年產能過剩的強周期性行業負面評級行動次數料會維持較高水平。
來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觀點指出,總體而言,盡管2015年債券市場發生系統性違約風險的可能性很小,但信用事件對市場的沖擊料會比較頻繁。在企業基本面沒有根本好轉、銀行風險偏好仍低、最差的一部分發行人再融資壓力依然很大的情況下,信用事件對于利差的階段性沖擊難以避免,相對來說,當前應更看好中高等級品種。
中銀國際方面亦表示,展望后期,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地產行業不確定性較高、信用債到期量大和景氣低迷行業信用風險進一步增大的背景下,信用事件有可能會更加頻繁地爆發,這對市場風險偏好將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毋庸置疑,2015年可能是信用風險更加凸顯的一年,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或使得需求難以出現大幅改善,因此產業債的信用風險不容小覷。就目前來看,景氣低迷的行業主要是產能過剩行業——不僅包括鋼鐵、煤炭,機械化工等強周期行業中的部分子行業也將是風險聚集地。”一位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此外,地產行業及相關產業鏈由于地產不確定性較高,也是風險所在點。個人建議,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年季報時間段欠佳數據對市場預期和低迷行業債項估值帶來的沖擊。”
至于高收益板塊,鑒于當前市場仍面臨信用事件和流動性沖擊的“不定時炸彈”,則2015年該板塊恐怕難改震蕩波動格局。券商提醒,未來信用債投資必須盡快回歸風險定價思路,在深入信用研究的基礎上以更精準地擇時擇券獲取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