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維制藥熱電廠新法脫硝工程11月底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處理排放標準已提前達到國家新《環保法》要求。“正是利用環保思維,強化企業內涵發展,才使我們立于市場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公司總經理馮帥說。
山東魯維制藥公司是我國維生素C生產廠家的領軍企業,年產維生素C原料藥3萬噸,95%以上產品銷往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面對金融危機、經濟低迷徘徊等多種因素沖擊,魯維制藥始終巋然不動,穩步推進,規模發展,環保牌無疑是其發展秘訣。
寒冬料峭,穿梭在魯維制藥的廠區、車間,聞不到絲毫異味。“環保是把雙刃劍。作為制藥企業,產廢水,有廢渣,用好了是資源,節錢又提效。”安全環保部部長梁克勝介紹。
從2008年開始,魯維制藥就開始在能源成本上動腦筋、下功夫。他們先后投資6000萬元,新建了多功能污水處理廠。“環保是一次性投入,長時間受益。很多化工企業認為建立污水處理廠是個負擔,是一項額外的支出,而對我們來說,污水處理廠和熱電廠的建立,為以后的生產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成本。”馮帥算了一筆賬:水和蒸汽是生產維生素C的重要成本。廠區每月把30萬噸水送到污水處理廠,經過二次發酵轉換成沼氣,利用沼氣發電,每月的發電量可以滿足廠區部分生產自用,還可以提供部分生活用電,發電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冬天蒸汽用于居民供暖,其他季節蒸汽就被送往廠區參與生產,以前購買蒸汽用于生產的錢就省下了。
“95%處理過的水則被重新運回廠區用于生產,一年可以節省3000萬元,兩年就收回成本了。”馮帥說。不僅如此,就連生產廢渣都換成了金錢。“我們生產的廢渣會經過簡單二次加工后被轉換成有機肥,現在附近百姓都排隊來購買。”
環保思維不僅帶來效益,還加快了企業的轉型步伐。為了占據全球VC市場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魯維制藥順勢而為,主動研發新產品,拉伸產業鏈。他們從2009年底開始,投資4億元實施10萬噸/年葡萄糖、10萬噸/年山梨醇及1萬噸/年VC系列產品項目,延伸VC上游和下游產業鏈。上游產品以山梨醇、葡萄糖為主,下游主要是VC鈉、VC鈣、VC磷酸酯等VC系列產品,不僅實現了規模的擴大,也提升企業自身發展質量。2011年6月,項目全部竣工投產,解決了公司產品上游原料的供應問題,拉長了VC產品自身的產業鏈,解決了VC單一產品的風險,使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