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海滄進口酒類保稅展示交易中心開業,這標志著上海自貿區“保稅展示交易”制度正式落地廈門。運營一周以來,交易中心共售出葡萄酒1200余瓶,交易額達十余萬元。
廈門海滄酒類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位于東南紅酒交易中心內,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集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批發及零售等功能于一身。據東南紅酒交易中心董事長林瑞生介紹,目前交易中心針對四十余家優質一線進口商開放,匯集了來自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各優質產區的數千種葡萄酒。
保稅展示交易模式之所以能得到進口商的認可,得益于其兩大操作特點。一是“先售后繳稅”改變了傳統操作模式“先整批繳納關稅再逐步進行銷售”而帶來的大量資金占用困局,縮短了資金周轉周期。二是“實時快速清關”的實現,進入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的酒品,進口商無需先行辦理清關手續,在客戶下單、進口商繳納所提貨物數量相應的關稅后,即可實時提貨完成銷售,保稅展示交易中心每月為進口商銷售的酒品統一報關。
“傳統模式下,進口酒在清關后至少要經過4個交易層次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不僅導致了價格虛高,還為假酒的出現創造了溫床”,林瑞生說:“進入交易中心的酒品,在海關、國檢的雙重監管下,從源頭上杜絕了假冒偽劣現象。”
廈門海投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鷺偉表示,酒類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的“直銷”模式縮短了商品流通環節,物流成本降低了30%左右,這有利于進口酒品售價回歸合理,使消費者獲益。
據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酒類保稅展示交易業務運作成熟后,“保稅展示交易”還將拓展至奶粉、奢侈品等其他國際商品。
今年9月3日起,廈門海關正式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14項監管創新制度,第一批6項制度就包括了“保稅展示交易”。據廈門海關駐海滄辦事處通關科科長陳陽生介紹,“保稅展示交易”既允許保稅貨物在保稅狀態下出區展示,展示期間向境內銷售的貨物定期向海關集中辦理征稅手續,未成功銷售的貨物可退回保稅港區,無需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