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環球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在會上提出,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業態,其本質上還是一種金融形態,而金融的本質就是要為社會提供一種金融服務,以提高社會的效益,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以提升社會的福祉。互聯網金融包含小微企業貸款、消費者貸款、p2p、眾籌等模式,他們都共同面臨著透明度風險,而互聯網金融最核心的風險、基石風險就是透明度風險,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思路也應該尋著這個路子找下去。
吳曉求表示,“信用風險以及透明度風險特別重要,在這里面他和傳統商業銀行的風險是不一樣的。在互聯網金融里面網絡融資的信用風險源頭是透明度,網絡投資風險源頭也是透明度,然而由于網絡融資沒有一個風險對沖機制,就是傳統商業銀行的機制是不存在的,所以經常有P2P網站跑路的現象,我認為這個跑路現象是必然的,沒有這個機制他必須跑路。”
吳曉求認為:“目前央行還沒有非常完整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我們以什么標準來監管,這個是事關重要的。互聯網金融的準則應當是用來對沖互聯網特定風險的,如果搞什么存款準備金等,這些都是不對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