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計劃管理動"大手術" 2500億科技資金套韁繩防蠶食
|
|
|
2014-10-21
作者:記者 趙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起草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實施在即。《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而是通過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宏觀統籌,具體依托專業機構來管理。這意味著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將動“大手術”,中央本級近2500億元科技資金將被套上“繩索”。 據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士介紹,此項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強化頂層設計,打破條塊分割,加強部門功能性分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以目標和績效為導向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體制。 財政部科教文司司長趙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方案》重構計劃體系,明確各類科技計劃功能、定位和邊界。解決重復交叉、科技資源配置“碎片化”的問題。轉變政府職能,科技計劃的管理上,政府往后退一步,不再直接管項目;往高站一層,管宏觀,管規劃,管政策、管布局,管監督。 2013年中央公共財政支出2460億元。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本級的科技資金支出規模比較大,占到全國科技支出的50%,這次改革的意義重大。” “一是解決了頂層設計的問題,可以集中財力辦大事。原來資金多個部門管,存在重復投入、重復立項的問題,資金使用效率低甚至嚴重浪費。由于制度上的漏洞,一些人鉆空子,一個項目申請書從幾個地方申請資金。二是可以使資金用在刀刃上。雖然我們科技投入不少,但不能保證資金可以解決核心需要解決的問題。”白景明說。 他認為,通過改革,政府不再直接管項目,一切公開化,由專業機構管理,這也是陽光財政的方向,是貫徹《預算法》的做法。《預算法》明確表示資金使用要公開透明,我們的改革一定要和法律相銜接。 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5084億元,巨額的科技投入急需科學管理。“我個人認為,中央財政的做法起到一個示范和表率的作用。”白景明告訴記者,“中央財政科技資金的成效為地方改革科技資金提供一個借鑒的模板。”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