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乃育/繪 |
近日,中國銀監會批復同意臺灣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籌建福州分行的申請,這是福建省首批獲批籌建的臺資銀行全資大陸一級分行,標志著福建省在構建海峽西岸現代金融中心建設中又邁出重要一步。
據福建銀監局介紹,除了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和彰化商業銀行兩家外,臺灣華南銀行也申請在福州設立分行,臺灣第一商業銀行則申請在廈門設立分行,目前都還在報批過程中。
福建銀監局局長周民源說,今年總共有4家臺資銀行申請到福建設立分支機構,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也顯示福建在對臺金融合作方面的優勢逐漸發揮。
兩家臺資銀行登陸福州
據福建銀監局介紹,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和彰化商業銀行總資產分列臺灣地區第二位和第十位,此次同時獲批在福州籌建全資大陸一級分行,也是首批直接登陸福建的臺資銀行。
借助閩臺獨特的“五緣”優勢,福建一直走在兩岸金融合作的第一梯隊。200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對臺離岸金融業務,拓展臺灣金融資本進入海西經濟區的渠道和形式。同年11月,兩岸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銀行業、證券及期貨業、保險業監管合作備忘錄(MOU),創立了促進兩岸金融業往來的制度協商管道,為兩岸金融合作做了政策背書。
在政策的指引下,一批金融機構紛紛“搶灘”福建,并以此為“跳板”,將業務范圍輻射至內陸。
臺灣富邦金控通過其海外子公司香港富邦銀行出資2.3億元人民幣投資入股廈門銀行,成為首家間接參股大陸銀行的臺灣金融機構。建發股份與臺灣人壽共同設立的君龍人壽在廈門開業。富邦金控與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合作,成立了兩岸首支產業投資基金——海峽產業投資基金。富邦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則在廈門成立,成為ECFA簽署后第一家在大陸核準設立的臺資保險機構。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朱孟楠認為,從富邦金控早期通過香港間接入股廈門銀行,到現在臺資銀行直接在福建設立分行,兩岸金融投資逐漸便利化,開放度不斷提高,各種制約因素明顯減少,臺灣金融機構繞道第三地投資大陸基本上已成為歷史。當前,有關部門應該遵循對等的原則,進一步加強與臺灣相關機構的談判,加大兩岸金融業界互設分支機構的步伐,在合作方式上鼓勵多元化,因時因地采取合資、獨資等多種形式。
臺灣離岸人民幣業務起步
福建省在兩岸金融業務合作方面一直擔任先行先試的角色,特別是新臺幣與人民幣的兌換業務。
1998年,中國銀行廈門分行、福州分行與馬江支行率先開辦了新臺幣兌換人民幣業務。2003年,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5個地區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又開始辦理一定范圍的新臺幣現鈔的兌出業務,福建成為大陸唯一的新臺幣兌出業務試點。2010年,福建新臺幣現鈔兌換業務由省內中國銀行擴大到省內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廈門銀行等。此外,福建還率先開展對臺小額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設閩臺首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等,合作內容不斷充實,為兩岸貨幣清算制度性安排做出了探索。
2012年8月,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簽署,兩岸貨幣兌換業務制度性障礙消除,新臺幣兌換人民幣不必再通過美元中轉。此后,臺灣島內掀起一股人民幣理財風潮,目前人民幣在臺存款總額達到2800多億元,且仍在快速增長之中。依托兩岸貿易為基礎,臺灣正努力打造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郭建偉認為,臺灣離岸人民幣業務擁有廣闊空間,拿臺灣市場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比較,可以看出這個市場才剛剛起步。臺灣的人民幣存款達到2800多億元用了一年多時間,而香港花了6年時間才累積到1000多億元。
郭建偉建議,擴大兩岸電子商務中人民幣結算的規模,為人民幣在臺使用拓寬渠道;促進島內人民幣存款規模、寶島債發行量和交易量繼續增加,豐富市場上的人民幣產品。
兩岸金融服務中心成型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閩臺兩地正加緊對金融機構進行整合和歸集,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呼之欲出”。
2010年,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獲準建立,這是大陸首個冠以“兩岸”的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截至去年底,該中心已落戶項目169個,在辦項目40個,在談項目166個,總投資額預計611億元人民幣。
福州市也在積極以“海峽金融街”為基礎打造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福州市商業銀行更名為福建海峽銀行,并與臺灣華南商業銀行簽署業務合作協議。由兩岸業界共同發起成立的海峽股權交易中心也在福州成立。
董事長劉志輝說,該中心整合銀行、券商等多方專業機構,構建了股權交易、債券交易等業務服務平臺,并將探索引入臺灣上柜、興柜模式,為臺資企業提供財務顧問、投資融資等服務,形成獨具特色的“臺資板塊”。
金融區域歸集已成為本輪臺資金融機構“登陸潮”的一大特征。中國銀監會泉州監管分局局長汪其臻說,根據兩岸相關協議,福建被賦予特殊的金融政策,臺資銀行在福建省內設立一家分行后,今后在省內設立異地支行可以不用再審批。這一政策為臺資銀行在大陸的擴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臺資銀行在福建歸集的趨勢已初步形成。
除此之外,以上海自貿區為核心的長三角區域和以深圳前海為核心的珠三角區域也都形成臺灣金融機構歸集的趨勢。
今年3月,作為臺灣金融機構在大陸設立的第一家法人銀行,永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開業。7月,臺灣國泰世華銀行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臺灣銀行、第一銀行等也擬籌備進入自貿區內。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申請設立深圳分行也已獲得臺灣監管部門同意。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鄧利娟認為,當前,應加大力度將福建、長三角、珠三角打造成為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自然形成,為當地經貿提供服務而自然形成了金融產業集聚,如紐約、倫敦;另一種是通過政策推動形成,如東京、新加坡。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應該更多通過政策進行推動,相關部門應該提出更多實質性的政策和舉措,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