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央行接連打出“5000億元SLF”、“正回購利率下壓”等新一輪寬松組合拳后,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震蕩下行。即便本周市場面臨新股大規模申購的擾動,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仍然在三季度末出現了近幾年同期少見的“提前寬松”。對于中長期市場流動性走向,市場主流觀點認為,未來較長時間內央行寬松政策將不斷發力,中長期流動性寬裕大勢有望成為常態。 本周市場資金面延續了上周以來的震蕩走松態勢。截至9月24日,銀行間隔夜、7天、14天、21天和1個月期限的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最新分別收報2.68%、3.33%、3.58%、4.28%和4.07%,其中隔夜和1個月期限的資金利率分別已連跌6個和3個交易日。 而在2013年的9月24日,同樣是在國慶小長假前夕,上述五個期限品種的資金利率則依次報在3.64%、4.52%、4.95%、5.45%和6.28%。與去年國慶節前的資金價格水平相比,今年市場資金面保持平穩。事實上,如果進一步考慮到本周有往年同期沒有的打新因素,市場流動性狀況實際上更為寬松。 海通證券、國海證券、申銀萬國等機構本周表示,上周SLF等大動作顯示央行有意維持中性偏松的貨幣環境,貨幣寬松的政策方向進一步得以確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總量平穩、定向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將延續,央行仍然會適時加大資金面的寬松力度。 不過,在市場資金成本,尤其是各期限無風險利率方面,市場多數觀點相對偏謹慎。從市場普遍認可的國債、金融債等無風險收益率水平看,多家機構認為,由于受到商業銀行等主流機構資金成本,以及利率債期限價利差較小等因素的約束,后期市場各類短、中、長期無風險利率能否有效下降,或還需新的寬松政策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