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提交民營銀行籌建申請方案
|
“小存小貸”接近純網絡銀行運營模式,沒有實體網點和總分支組織機構
|
|
2014-09-19
作者:記者 侯云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阿里巴巴已于近期向監管層正式提交民營銀行籌建申請方案,存貸模式為“小存小貸”,將主要基于互聯網運營,和此前外界預計的“網絡銀行”非常接近。據悉,根據民營銀行申請流程,阿里的這一方案將會在9月底得到監管層回應,如果申請獲批,阿里民營銀行將隨即進入實質性籌建階段;如果被否,則將會根據反饋意見對方案進行調整。 一位參與此前阿里小微金服集團(以下簡稱小微金服)內部會議的業內人士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了上述信息。該人士稱,在8月末的會議上,小微金服副總裁俞勝法對阿里民營銀行的籌建進展進行了說明。俞勝法介紹,監管層批復的第一批民營銀行籌建許可中并沒有阿里民營銀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阿里的整個籌建工作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二是籌建中的民營銀行和其他三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方案的認證和完善需要做更多工作。 不過,上述參會人士表示,俞勝法在會上明確透露,阿里民營銀行籌建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申請方案將很快提交監管部門,并會在9月底前得到方案能否獲批的消息。 對于阿里民營銀行能否獲得監管層首肯,業內普遍認為這取決于監管層對“網絡銀行”的態度。根據已有信息,阿里籌建的民營銀行很可能是一家純粹的網絡銀行。所謂“網絡銀行”,并非目前已有的銀行網上業務,而是純粹借助互聯網建立的銀行,與傳統銀行相比,最大區別是網絡銀行沒有實體網點,沒有總分支組織機構。而目前我國銀行業相關政策要求,銀行必須建立實體網點,用戶則需要到銀行的實體網點進行面簽。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監管層要為阿里的網絡銀行“放行”,就需要率先修改相關政策,這除了需要監管層和銀行業進一步討論風險防控等問題外,還需要履行必要的法律和行政程序。 據介紹,此前俞勝法曾表示,互聯網是沒有邊界的,但傳統銀行有實體店,所有服務的范圍有區域性,阿里則希望提供的服務是沒有區域的,但這要取決于監管部門對阿里申請方案的審批。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俞勝法的此番表態,已經透露出阿里民營銀行將基于互聯網運營,并期待得到監管層認可。 目前,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和具體的業務細節均未出臺,這給網絡銀行的籌建造成一定的政策阻礙。此外,監管層對網絡銀行可能存在的風險尚在評估之中,由于缺少相應的運營和風控經驗,監管層很難在短期內給出一整套完備而成熟的監管方案。有銀行業人士表示,籌建網絡銀行,除了涉及網絡銀行的構架基礎外,還需要考慮網絡銀行業務與現有金融體系,特別是和傳統銀行系統如何對接。綜合這些因素,監管層可能無法立刻給網絡銀行“松綁”。 但也有樂觀者預測,如果申請被否,阿里一定會繼續調整方案,并在此期間進行各種嘗試,最終形成一套在現行政策框架內可操作的業務模式。7月下旬,阿里正式推出“網商貸高級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這一服務以阿里的大數據能力為基礎,通過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向阿里旗下多個電商平臺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除了不涉及攬儲和放貸外,這一服務在形態上已和網絡銀行非常接近,很有可能就是阿里網絡銀行的業務雛形。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