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日)晚間,中國石化(下稱“中石化”)披露了參與競投旗下銷售業務板塊的25家境內外投資者名單。
中石化旗下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銷售”)29.99%的股權將作價1071億元出讓,剩余70.01%的股份由中石化繼續持有。
這是自今年2月以來,中石化宣布率先在油品銷售業務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經營后,取得的實質性進展,標志著油品銷售業務重組引資工作的完成。它也是傅成玉執掌中石化集團及股份公司以來,所推出的重大改革舉措之一。下一步,中石化銷售有望上市。
哪些資本在參與競投?它們各自的戰略思路又是什么?為您解讀如下。
產業、金融資本各半
據投資者的認購金額和持有銷售公司股權比例,中石化銷售的股權價值為3570.94億元。在參與競投的25家中,產業資本共9家,投資額326.9億元,占比30.5%;國內投資者12家,投資金額590億元,占比55.1%;民生領域的投資者4家,投資金額320億元,占比29.9%;民營資本11家,投資金額382.9億元,占比35.8%。
記者發現,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公司是參與中石化混改的主力之一。
其中,嘉實系的投資股比高達4.2%,總投入150億元。而Qianhai Golden Bridge Fund I
LP(股東為中金國際和深圳前海金控)、深圳市人保騰訊麥盛能源投資基金(下稱“人保騰訊”)、中國人壽等也各自大額買入中石化銷售2.8%的股權,投資額100億元,投資比例較高。
另外,投資中石化銷售的基金及保險公司還包括:工銀瑞信、HuaXia SSF1 Investors Limited
(華夏基金控制)等。人壽保險公司中還有生命人壽等。
據了解,在6月30日中石化完成對銷售業務板塊的引資審計、評估工作后,參與競投的企業就絡繹不絕。
8月中旬,第二輪競投的公司名單中,分別有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及多家保險公司,它們也都進入了最終確認名單。
有實業背景的投資方包括:北京隆徽投資(唯一股東為三洲隆徽實業有限公司)、Foreland Agents Limited(海爾電器旗下)、New
Promise Enterprises Limited(海爾集團參與持有,但無投票權)、Pingtao(Hong
Kong)Limited(復星國際參股)、新奧能源等。
據了解,Pingtao將以總代價人民幣21.53億元獲得中石化銷售0.603%的權益。
復星集團內的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復星一直積極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本次交易是復星在中國國內油氣領域的重要布局,也是公司在當前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積極參與能源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
25家投資者中,私募股權基金(PE)也不少:如渤海華美(上海)(光大銀行等為其股東)、信達漢石國際能源、Concerto Company
Ltd(厚樸基金旗下)等。
騰訊等布局加油卡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傳聞中的阿里巴巴似乎并不在該25家名單中,這是否與阿里巴巴正值美國上市期間有關,還不得而知。
不過,另一大型互聯網企業——騰訊科技赫然在列。它以“人保騰訊”為紐帶,進入了這次中石化的混改名單中。
記者注意到,人保騰訊的股東有三家:中國人保資產管理、騰訊科技以及麥盛資產等。騰訊科技看似也不是早就進入到該基金并參與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股份的。據昨晚公告,騰訊科技將受讓麥盛資產持有的人保騰訊部分股權,目前還在工商變更登記中。因此其作為中石化銷售公司投資者身份一事,似乎也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
各得其所
產業資本入股中石化銷售業務的目的何在?
例如以果汁起家的匯源集團就是看中了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零售渠道。
名列25家投資者之一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德源”),實際控制人為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
香港德源及其母公司匯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源控股”)的主要業務均為投資控股,而匯源控股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匯源果汁(01886.HK)超過50%的股權。
對于匯源參與中石化銷售公司混改的考慮,匯源方面向記者表示,雙方將建立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充分利用各自戰略資源、優質渠道和核心能力,推動業務提升與發展,為客戶提供多渠道、全方位、更加便捷與周到的服務。
一位接近匯源控股的知情人士則向本報記者介紹,匯源除了有果汁業務,還有有機水果、蔬菜等農業板塊,比如蘑菇、藍莓等!伴L遠來看,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這么好的零售渠道,對于具備各種品類的匯源來說都是有幫助的,光顧易捷便利店的有車族也屬于匯源有機農業產品的消費人群”。
另據了解,匯源控股也與中石化銷售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匯源將為易捷便利店提供適合渠道銷售的商品,并提供相應的商品配送、商品結構的優化與調整等業務支持。
海爾電器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也表示,海爾電器將與中石化發揮各自優勢,著重在互動營銷、物流配送、油品銷售等領域開展合作。雙方試點在各自門店銷售對方商品,探索門店相互加盟的經營模式;中石化將借助海爾電器物流優勢,探索為便利店及電商業務提供倉儲和配送等服務;海爾電器選定中石化為油品核心供應商,中石化為其提供優質油品及服務。
有意上市
一位知情人士曾告訴記者,中石化在拋出引資計劃之后,競爭者高達100家之多,隨后中石化采取了多輪評選以及競爭性談判的方式來實施,獨立評價委員會包括由中石化、中石化銷售共同組成的專家、獨董及監事等。在8月的第二輪競標中,中石化方面也篩選出了一些潛在投資者,擁有較強資金實力的基金、保險人壽及騰訊這樣的實體企業都順利入圍。
而在引資過程中,諸多實體及金融類企業也扎堆與中石化簽訂各類協議,比如太平保險集團、潤泰集團、順豐速運、復星集團、1號店及騰訊公司等。中石化銷售與騰訊所簽訂的是業務框架合作協議,主要在業務開發與推廣、移動支付、媒介宣傳、O2O業務、地圖導航、用戶忠誠度管理、大數據應用與交叉營銷等領域探索開展合作。耐人尋味的是,9月12日,進入到25家對中石化銷售投資者名單中的海爾、匯源等,也與中石化銷售簽訂了合作協議。
從本輪中石化銷售的股權估值來看,似乎也符合市場預期。一位在金融行業工作的內部管理人士曾透露,目前該銷售公司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3418億元、644億元,以凈資產乘以30%、再按5倍PB估值的話,30%股權的對應收購價格在近千億元。還有一種計算方法是,以2013年該銷售公司凈利潤251億元、對應6到10倍的PE來看,30%的股權也在452億到753億元。
在本次引資完成后,中石化銷售將可能上市。據中石化的公告,3年后,如中石化銷售尚未實現上市,而投資者轉讓股權的話,中石化享有優先購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