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旅游在全球興起,為多國帶來巨大經濟收益。我國多地試水獨具特色的中醫藥旅游,目前存在市場對接不暢、政府監管缺位等問題。一些投資行業的從業者表示,一直未在天使期、VC期介入此類項目,是因為醫療旅游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亟待整合醫療和旅游行業資源,完善發展環境。
醫療旅游市場蛋糕亟待切分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定義,醫療旅游是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修養為主題的旅游服務。據了解,目前全球醫療旅游規模每年已超過數百萬人次,產值增長迅速,2012年達到1000億美元。泰國、印度、新加坡、韓國、瑞士等國家,已發展成世界醫療旅游強國。
醫療和旅游均屬創匯率高的服務貿易,醫療旅游將二者聯合,在國家醫療技術設備和旅游資源不移動的情況下直接創匯。中華國際醫療旅游協會會長賈笑芳說,醫療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同時,會帶動酒店業、餐飲業、航空及鐵路運輸業、保險業、法律咨詢服務業等相關產業。
據了解,在韓國接受玻尿酸注射、肉毒素注射等微創醫學整形美容項目,價格從幾千元至幾萬元人民幣不等,遠高于中國國內價格,而赴韓醫療旅游的顧客中,36.5%都會接受醫學整形美容類手術;在瑞士接受羊胎素、活細胞注射抗衰老等項目,其套餐價格大約為30萬元至100多萬人民幣不等。
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侯勝田指出,醫療旅游是無污染、低耗能、高產出的“吸金項目”。中醫藥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粹及國家大力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預防、休養、保健的養生理念,符合當前旅游潮流,傳統的針灸、刮痧、拔罐、按摩、藥膳、藥酒、溫泉浴等診療手段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傳統旅游項目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地方旅游資源開發過度、盈利模式簡單雷同的狀況。挖掘扶持高技術含量、高收益的新型旅游產品,將成為我國未來旅游領域的發展趨勢。
醫療與旅游市場對接不暢
據了解,多地雖坐擁醫藥和旅游資源,卻沒有開發意識,且發展慢、問題多。
一是中國醫療旅游行業正面臨嚴重的“利益逆差”:“走出去”的多,“引進來”的少。中華國際醫療旅游協會會長賈笑芳介紹,中國每年去韓國醫療旅游的人數,從2009年的4725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3.25萬人次,赴韓醫療美容者數量居世界首位。
大量客戶資源流向國外,海外游客卻難引進來。遼寧省中醫院外事病房主任高天舒坦言,遼寧省中醫院作為遼寧省中醫醫療權威機構,每年雖接待境外醫療旅游團隊,但年均不過百人。
二是醫療服務能力不足,“醫旅合作”不暢。在遼寧鞍山湯崗子醫院療養的俄羅斯人噶莉娜告訴記者,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鞍山沒有直航飛機或高鐵、動車,需要過關口后從綏芬河坐17個小時的綠皮火車。“俄方報價的往返路費和兩周療養費用超過5000元人民幣,而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當地旅行社報團,雙飛9日到泰國包吃包住僅需3000元人民幣。”
目前國內就醫環境相對擁擠、嘈雜,連夜排隊掛號等不夠舒適的就醫服務,使習慣了預約掛號就診,并強調就醫私密性的外國人難以適應。此外,目前國際醫療保險無法在中國通用,外籍游客治療多需費用自理,制約其治療熱情。
據了解,大多數醫院不具備為前來就醫的外籍旅行團提供交通、住宿等其他后勤保障能力,當地旅行社的合作熱情不高。沈陽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張女士表示,醫院沒有市場化運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市場不穩定,投入有風險。
三是存在違規行醫亂象,無明確監管部門。據遼寧省中俄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高嵩介紹,俄羅斯赴華旅游主要集中在東三省,其中溫泉療養和中醫推拿是主要內容。“例如吉林省琿春地區有100多家打著療養旗號的診所,診療水平良莠不齊。一些診所號稱擁有專業中醫人才,實際很多是受短期培訓的臨時工。”記者曾問詢遼寧省衛生部門,被告知“沒有直接監管醫療旅游這一塊的處室。”
行業資源亟待整合
一些投資行業的從業者認為,國內醫療旅游服務業應從客戶體驗層面入手打造核心優勢。具發展潛力的醫療旅游目的地政府,應注重整體推廣及招商引資,設立相應的引導基金,以鼓勵創投企業及風險投資等資本方的積極參與。
邁思新夢想創業投資(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祖亮接觸過一些醫療旅游的投資項目但并未介入。“這些項目或以生物醫療領域的核心技術為基礎,尋求利基市場的客群,或作旅游目的地開發。從項目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壟斷傳統中醫市場,應發揮長處實現差異化,而不是從事疑難雜癥治療或作成純粹的旅游地產項目。”業內人士指出,中醫藥旅游起步晚但有巨大機遇,亟待整合行業資源統籌發展。
一是完善相關法律,制定政府主導的戰略規劃。目前我國醫療旅游的相關立法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政府應參與制定并逐步完善國際醫療旅游服務機構行業準入標準、中國入境醫療旅游簽證發放等產業政策與法規。統籌協調國家醫療、交通、旅游、商業保險等相關產業資源,可先設立國際醫療旅游服務貿易示范區,“以點帶面”拉動行業發展。
二是加強“醫旅合作”。目前我國各地中醫藥旅游點多為“中醫藥參觀+中醫藥知識介紹+旅游購物”模式,依賴于中藥旅游商品經營者與旅行社的合作。小規模經營,硬件設施、服務質量較低的現狀,無法為中醫藥旅游的高速發展提供保障。建議加強國際認證的醫療機構與正規旅行機構之間的合作,使中國醫療旅游服務形成正規產業鏈條,提高國際認證程度。
三是建立海外大客戶市場的旅游聯合體,形成品牌戰略意識。建議對入境旅游較多的國家,組織醫療、旅行、交通等多部門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互通有無的有序市場,并由旅游聯合體或行業協會監督和保障產品質量,形成良好的業內口碑。有關部門可加強中醫藥旅游國際交流,注重中醫藥特色醫療旅游產品線與服務鏈的規劃、設計、開發、推廣及運營管理,使其成為中國入境醫療旅游服務產業市場啟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