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已經分道揚鑣之聲時有耳聞,但此觀點仍有可商榷之處。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仍在寬松的跑道上,并未有哪家央行已經實施了緊縮政策。雖然由于經濟形勢的巨大反差,寬松政策取向的分化已十分明顯,但至少今年不太可能真正改弦易張。 從目前情況看,美歐日英四家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都呈現寬松特征,而且基本仍保持超級寬松狀態,沒有緊縮政策和寬松政策并存的態勢。但是,和兩年前明顯不同的是,本輪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始作俑者美國已經成為寬松的配角,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尤其是歐洲央行轉而成為超級寬松的主角。 央行行長們很少會直接發出明確信號,除了政策很快將發生改變的時候。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市場關注耶倫,也關注德拉吉,不過所謂的耶倫已轉向鷹派,透露了加息信號等分析,除了有市場的臆測成分在內,還包含了市場的期待。 歐洲央行自不必多言。歐元區經濟面對的問題沒有絲毫轉機跡象,反而有惡化嫌疑。通脹繼續下滑和經濟失去火車頭并面臨停滯讓德拉吉和其他歐元區官員左右為難。歐洲央行9月4日在距上次僅三個月后再度宣布降息,并啟動購買ABS(資產支持證券),進一步強化6月份的政策。 日本始終認為該國經濟仍運行在持續溫和復蘇軌道上。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大規模刺激措施后經濟好景不長,銷售稅副作用卻開始發力,日本央行在這個關頭絕對沒有結束寬松貨幣政策的理由。 最敏感的美國,正在縮減購債規模,但這只是資金投向市場速度的放慢,而非貨幣政策已經收緊。美聯儲退出超級寬松貨幣政策步調迄今為止十分平穩。盡管今年頭兩季度經濟波動較大,也未能打亂政策的循序漸進。當量化寬松在10月份真正結束之后,到今年接近年底的時候美聯儲還有一次議息會議,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收緊貨幣政策是沒有可能性的。需要注意的是,歐元區經濟狀況對美國提前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的時間可能產生了抑制作用。 從歐美央行資產負債表狀況看,美國在膨脹后正趨向于穩定,而歐洲則在短暫縮減后將邁向擴大。當然,各國貨幣政策不會永遠綁在同一條戰船上,美英貨幣政策正常化并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而歐日延續寬松貨幣政策的情況完全有可能在明年發生,且成為明年一段時間內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主旋律。主要發達經濟體政策開始分道揚鑣的時間確實越來越近了。但是,相遇難,分手亦難,至少今年還難以期待。 從目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的節奏看,后續政策應該也會保持一個相對干凈而穩定的節奏,在政策十字路口停留時間不會太久。資料顯示,1994年2月之前,美國寬松的周期長達五年,而此后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在一年之內完成。有所區別的是,當年美聯儲并未實施零利率。 目前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水平。一旦物價上漲速度加快,使當年寬松反對者很早就開始警示、而美聯儲遲遲未等到的通脹出現,并且變得不太容易忍受的時候,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時間才會真正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