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助理吳越濤25日表示,中國實施能源革命要從三條途徑來推進,即減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要滿足生態環境的約束。 吳越濤在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研討會上表示,這三條途徑相當于三個運算,即減法、加法和乘法。減法就是節能和消費觀念轉變,加法包括傳統能源轉型、新能源發展和國際合作,而乘法則是市場機制和能源網絡的建立。 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表示,能源消費革命突出節能優先,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費,控制能源消費的總量。 吳越濤指出,如果中國按照現在的模式發展下去,能源消費總量在2020年將達到53億噸標煤、2030年達到70億噸標煤。但是,如果按照嚴格的減排方案,能源消費總量在2020年將控制在42億噸標煤、2030年控制在47億噸標煤,這條線來發展會給經濟發展蓋了一個上限的蓋,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要經過革命,發展第三條道路,量化指標上就是在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2030年控制在60億噸標煤以內。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表示,現在提倡的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實際上追求起來非常難。要解決目前發展中的一些難題,如煤價下跌導致產業萎縮、產煤區財政收入下滑,地方政府就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刺激產業,這是反向操作。 吳越濤表示,除了控制能源總量之外,還要加快傳統能源轉型、促進新能源發展并且加強國際合作,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具體方面,吳越濤指出,煤炭要走控總量、提效率、治污染和轉油氣四個方向;天然氣開發按照常規氣、煤層氣、頁巖氣的順序開發;石油則力爭穩產、提高采收率;新能源發展要根據時空分布不均勻的特點,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結合的模式;同時,還要積極有序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發展核電。 對于市場機制,吳越濤表示,能源也應該由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即由市場決定價格。何建坤表示,能源不僅要回歸商品屬性,而且還要注意環境容量空間中緊缺資源的屬性。通過碳交易可以激勵行業開展節能和減排二氧化碳的技術、激勵投資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傾斜,從而激勵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