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產輕監管、基層監管力量薄弱、監管措施落實不力、農業投入品監管難”,記者從近日召開的解讀《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新聞發布會獲悉,這部即將實施的地方性法規,將有效彌補上述短板與缺漏。
記者了解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體系、監管體制與執法能力建設、農藥及獸藥的監管、農產品質量追溯等方面,是《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重點規范內容。
“重中之重是對農藥、獸藥的監管。根據新法規,監管環節將適當遷移。”山東省政府法制辦公室副主任李春田表示,當前農產品生產經營面廣量大、環節眾多和個體農戶散亂不齊、難于監管等情況,濫使濫用農藥、獸藥已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大隱患。
記者獲悉,至2013年底,山東已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280個,綠色食品2605個,有機食品87個,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28個,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14個。
“通過狠抓標準化生產,全面強化執法監管,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了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認為,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地方法規出臺,將明確各部門崗位職責,有利于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
據悉,《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已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通過,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