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成功赴美上市,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國本土企業境外上市的強烈關注。許多博友追問,像京東、阿里巴巴這樣的國內優質企業,為何紛紛舍近求遠選擇境外上市?是境外股市太好還是A股太差?未來,類似的互聯網或高科技企業是否有可能投入A股的懷抱?
境外上市企業表現良好
2013年10月以來,隨著58同城、去哪兒、途牛旅游網、聚美優品、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中概股赴美上市再次迎來一輪小高潮。有報道指出,眾多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讓A股“很難堪”。
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股價大都表現良好。如騰訊控股2012年和2013年的年度漲幅分別為59%和98%;百度2013年的漲幅為77%。“這些公司如果能在A股上市,對大盤指數將形成一定的正向拉動作用!辈┯选吧裾f要有光”認為,“缺少高成長價值的企業,則加劇了A股市場炒新、炒小、炒差等亂象!
博友“許一力”表示,像京東這樣一個徹徹底底的本土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其成長收益最終卻讓境外資本享受,實在可惜。
大量優質企業在海外上市,還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收益被分走。博友“猜汽車”認為,這些在內地賺著網民錢的科技公司選擇在境外上市,讓收益白白流向了境外。
集體“出走”為哪般
“目前赴海外上市的企業多為輕資產公司,比如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因為盈利達不到標準、股東結構等原因,不得不選擇在海外上市!辈┯选耙魂囈娧北硎,“像京東這樣虧損的公司,目前在A股沒有上市可能。”
此外,A股繁冗的上市流程和不夠完善的市場秩序也令優質企業唯恐避之不及。博友“陳年往事”則稱,阿里巴巴之前考慮在香港或美國上市,重要原因是這兩個市場有更完善和成熟的機制,能體現其真正價值。且現行內地IPO標準屬于傳統工業版標準,“這將互聯網及許多新興企業排除在外!
再者,制度缺陷讓A股市場喪失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博友“水共一天”說,“罪魁禍首是沒有實施嚴格高效的退市,造成大家樂于炒垃圾股,大量好公司反而被冷落融不到資,而一些未上市的好公司則對A股市場敬而遠之。”
不過,也有博友認為互聯網企業不在A股上市跟證券市場關系并不大,是“企業投資者自己的選擇”。博友“蜃樓觀!碧岬,中國很多互聯網企業在海外注冊,有些表面上雖然還是國人控制,但大股東都是外資風投,上市后外資退出的需求也決定其不可能選擇A股。另外,“互聯網企業尋找風投時也喜歡國際資本,不僅是錢的問題,還有業務上的幫助,管理上的提升!
留住優質企業任重道遠
把更多知名互聯網企業吸引到A股上市,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有博友表示,事實上,目前對于沒有盈利的互聯網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如何在國內A股上市還沒有明確規定,監管層還處于研究階段。
博友“安迪貓貓”表示,在A股,三年不盈利企業會被要求退市,而在境外,一家企業被要求退市通常是因為沒有人買該公司股票,導致公司股票出現流動性問題。如果那些互聯網企業想要在A股上市,首先就需要修改中國的退市制度。這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