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打電話是選移動、聯通,還是電信?除了這三家電信巨頭,您還有其他的選擇嗎?5月份以來,多家的虛擬運營商在170號段掀起了放號的熱潮,整個市場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那么,你會選擇虛擬運營商提供的手機號段嗎?互聯網企業進軍電信領域,會為我們的傳統電信運營方式帶來怎樣的頭腦風暴?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互聯網專家包冉、著名財經評論員劉戈共同評論。
新號段,新號碼,新運營商,你會為自己的手機做出新的選擇嗎?傳統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電信運營商市場是否會上演現代版群雄逐鹿?互聯網思維、差異化服務,傳統電信業格局,會被如何攪動?
我們的手機號基本都是13幾、18幾打頭的號碼,這些號碼都是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提供的,不過這種局面馬上將要被十幾家民營企業打破。
去年年底以來,工信部分兩批向19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虛擬運營商牌照,并為這些虛擬運營商提供了“170”開頭的專屬手機號段。進入基礎電信服務市場的民營企業早已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進入5月以來,已經有蝸牛移動、愛施德、話機世界等多家拿到牌照的企業陸續發布虛擬運營商品牌和相關產品,更多的虛擬運營商開始預售和放號。
閆小波(京東通信總經理):5月17號是正式預約,我們計劃是在5月28號,業務正式放號,首批我們預期是在8個城市房8萬張號卡。
蔣志祥(分享通信集團董事長):517放號主要還是針對一個就是一個定向用戶,6月中旬針對個人品牌,再正式的放號。
據了解,將陸續宣布商用或試商用的還有國美極信和迪信通等。記者在一些虛擬運營商企業看到,專門的虛擬運營事業群和相關的技術支撐部門都已經在緊張運作,相關設備的技術調試也在加緊進行。根據虛擬運營商合作的電信企業不同。170號碼也分電信、移動和聯通的網絡。目前放號測試的主要是電信和聯通的170用戶。
包冉:移動和聯通的玩法很簡單 現在最大的變化是玩法變了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就是游戲規則變了,大白話就是玩法變了。過去的移動跟聯通的玩法很簡單,它的核心是網絡,一切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基于網絡衍生的。比如說語音通信和打電話,或者發短信,或者上網的流量,這都是以網絡為中心的。現在林林總總,蘇寧、國美,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等,還有蝸牛這種游戲的廠商,他們是將應用擺在了第一位,也就是說用戶買了我的170號段之后,最重要的是跟我的電子商務,跟我的網絡游戲掛接在一起。
比如說,某電子商務企業也是這次拿牌照的虛擬運營商,他剛開始公布的資費,大家都驚詫到了,太貴了,他沒有任何套餐,就用一兆流量,算一兆流量的錢。他怎么混呢?他說你只要在我的網站上買東西,你每購物一次,你相應的一定比例的購物款,就補貼到你的流量和通信費上,一比一補。這就相當于,原來網購是純花錢,現在花了錢還能掙流量費。
我們國家的文件中有一個關鍵詞,那個文件中不叫虛擬運營商,叫轉售業務。轉售,就是零售嘛,無非是我從劉戈這兒進貨,我再轉售賣給你,中間我掙差價。那我必須得保證什么呢?我從這兒上游進的貨我得便宜,如果進貨不便宜的話,我自己就虧了。
劉戈:虛擬運營商肯定會打價格戰 未來電信業格局不會發生大變化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現在就是說花錢的方法發生了一個變化,但是對于整個電信業的格局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在國外,其實從1999年開始,維珍航空第一家開始作為虛擬運營商,已經干了十幾年了。那么現在看,即使在虛擬運營商最發達的一些國家里,它最高份額占到10%左右,一般5%左右。總體來說,它就是讓這個市場的花樣繁多,變得越來越多,但是主要的這些電信運營商還是占據了那個主體的地位。也就是說,你可以蒸包子,他自己也可以蒸包子。總體上的這種格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價格戰肯定都打,中午我就去國美看了一下,已經有虛擬運營商在擺攤設點了。我問服務人員,憑什么要用你這個170,而不用我的139?他跟我說,如果你現在買的套餐,用不了那一部分到時間就作廢了。如果你買170的號,這個月沒有用的流量,我可以轉到下一個月,那么對于某一些價格敏感的用戶來說,單憑這一點,那可能會去選擇一個170的號段。畢竟這樣的話,我這個月沒有用完的流量,或者是通話時間可以轉到下一個月,對我來說,是一個吸引力。
包冉:未來虛擬運營商以應用為核心的免費會是殺手锏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競爭是特別大的好事,上一周,中國移動開布發布會,宣布4G的資費減半,總體減半,然后推出了季度包和年度包,說白了也是流量不清零。如果沒有虛擬運營商的競爭,恐怕我們要等到這一天,還要再等一等。
我覺得虛擬運營商的優勢還是在應用,比如這次的第一、二批的牌照商,有不少的游戲廠商。現在有的游戲廠商也宣布了,用我們的號段,也是170,成為我們的用戶之后,玩我們的游戲免流量。因為網絡游戲都要消耗流量的,而且游戲的同時老要掛在線上,要消耗流量。另外,我們注意到,比如阿里通信是虛擬運營商牌照,同時阿里巴巴現在還是優酷、土豆的股東,未來可能會針對視頻有定向流量包。這種流量包在3G時代也有了,比如說搜狐和聯通也有這種合作,還有聯通和騰訊的微信的流量包,將來這種虛擬運營商以應用為核心的便宜、免費,恐怕是殺手锏。
劉戈:虛擬運營商走的是差異化路線 適合小眾人群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說來說去,其實它可能適合一個小眾的人群。比如說打游戲的人群,或者是上淘寶網買東西的人群。總體上來講,它可能走的就是一種差異化的路線。美國有一個著名的虛擬運營商叫做TracFone,他的用戶可能相對而言收入比較低。那么美國的電信運營商都是預付費,那么這個時候需要原來有良好的信用,那么這部分人的信用不好,那么他就打這一部分的擦邊球,就是對這一部分的人群把它吸引成自己的客戶。還有,Tracfone還發揮了母公司在拉丁美洲的市場優勢,提供給用戶低成本的國際長途接入功能。Tracfone允許用戶設置三個墨西哥本地的號碼,并與用戶的Tracfone做關聯。當用戶在墨西哥的親友撥打墨西哥本地號碼時,電話會自動轉接到Tracfone的號碼上,Tracfone用戶享受接聽本地電話的費率,不收任何國際長途的通話費用。
Tracfone把這一部分人群牢牢抓住了以后,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從2003年的時候,500萬用戶,現在已經到了2500萬的用戶,每年有5%左右的這個增長率。就是說牢牢地抓住了他的目標人群,雖然他跟那些主流的廠商還不能比,但是把這一塊也是一塊大蛋糕。
包冉:虛擬運營商之間將來會面臨慘烈的競爭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很可能會用170,因為我現在也是兩個手機號,平時一個主要用于上網,發展業務、打電話的手機號碼一般不換,這個是老老實實的基本通信。另外一個就經常換,有時換成聯通的,有時換成移動的,有時換成電信的,以后我再換成虛擬運營商的,體驗一下。
維珍通信的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他占10%的份額。話說回來,今天我們國內特別積極的這幾十家虛擬運營商,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申請的。他們將來競爭也是很艱苦的。我們看一組數據,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數據,他們放開這個市場比我們要早,但是經過十幾年的純市場競爭之后,當時也是幾十家一下子涌現出來了,現在不超過五家,還能夠盈利狀況比較好,財務收益能夠過關的企業也不超過五家,競爭相當慘烈。
劉戈:虛擬運營商的出現并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換號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對于我來說,我不會換170,就像吃東西的時候,我有饅頭和面條就夠了,其實我對那些花樣的東西不感興趣。我覺得,這樣的一個虛擬運營商,他花樣繁多的這樣的一些產品更多的是面對,比如說年輕一代,或者是特定的人群,所以并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換號,這種情況是不會產生的。也就是說,其實它這種特定的人群,也就看原來的這些運營商開發了多少。比如中國移動開發的動感地帶,實際上就是針對年輕人,特別酷,他代表了一種潮流的形象,有點像美國的維珍,維珍的所有的銷售渠道里,很多書店、還有機場,還有一些連鎖店里都去賣他的一些產品,他的品牌和銷售渠道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玩得比較好的。
它一定是這么一個過程,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里面,而且產品的總的來說還是趨同,最后它一定會集中到少數幾個服務做得好,資金雄厚的企業里面。
此外,比如阿里巴巴現在成了虛擬運營商以后,過兩天,他可以完全可以出一個阿里巴巴的手機,用阿里巴巴的網,也可以上網買東西,它就有了一連串的服務。
包冉:傳統運營商的用戶數量肯定不會迅速降低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中國移動不會迅速降低了,但是擺在傳統運營商面前有一個特別大的難題。原來我的概念中,這三大運營商的各種資費套餐大概有幾千種就差不多了,上一次工信部清查這個數,就公開的結果嚇人一跳,大概有幾十萬種套餐。因為有總部,有各個省的分公司,有各個市的分公司,各個縣的,每一級分公司都針對當地的市場出品了各種各樣的套餐,那么到了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要求簡單、明了、快捷。
我覺得可以入網送手機,軟硬結合。現在我們往往是說買一個優惠套餐,能夠零元購機,但那個零元購機,你還是要繳納好幾千塊錢,等于把未來兩年的話費都交了,才能送你手機,甚至有的還是補貼那個硬件塊。虛擬運營商索性來的更徹底一點兒,因為現在智能手機很便宜,一千元以下的也很多好手機。那么干脆就是你只要入網,不用預交費用,我就送你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