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員工在班組生活,怎樣才能讓一線班組員工輕裝上陣,提升核心業務素質?山東電力構建責任、標準、對標、考評“四大體系”,在為班組減負的同時,層層明確責任,事事明確標準,全面對標提升,量化評價考核,找到一條班組建設的科學路徑。
劃分責任田 抓住牛鼻子 70%歸管理層,30%歸班組
“對班組建設一直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認為班組建設是班組的事情,二是認為班組建設是工會的事情。”國網山東電力工會主席杜軍認為,班組建設的問題根子在上面,其實,省、市、縣公司領導班子,各專業部門,專業室和班組等,都在班組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職責。過去,班組建設評價過多地傾向檢查班組,而忽視了管理層面承擔的職責和任務。
2013年5月至9月,國網山東電力工會牽頭成立了班組建設集中調研組,在充分聽取基層班組建議意見的基礎上,國網山東電力重新劃了班組建設的“責任田”,把班組建設納入專業管理范疇,構建“公司統一領導、班組建設辦公室牽頭協調、部門分工負責、各單位組織實施、班組全員參與”的班組建設格局,明確班組建設“誰來干、干什么、怎樣干”,把不屬于班組的70%的管理工作從班組剝離,30%的核心業務交給班組,班組負擔明顯減輕。
為了引導大家種好“責任田”,國網山東電力把班組建設管理納入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體系,并作為先進單位評選的重要依據。這樣,就引起了基層單位“一把手”的重視,抓住了班組建設的“牛鼻子”。
核心要突出 標準可量化 134項關鍵績效指標強化管控
評價一個班組,拿什么尺子去衡量?
國網山東電力的回答是:用班組核心業務這把尺子去衡量,而且這把尺子有清晰的刻度,其刻度就是能反映核心業務水平的、可量化的指標。
“把班組的關鍵績效指標找出來,我們歷經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兩個階段。先讓班組提出,讓基層單位提出,再對比分析,讓專業管理部門綜合權衡。”工會干事閆斌說,在經過歷時半年的調研摸底,并對龐雜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后,班組的關鍵績效指標被一個個“拎”出來。根據國網公司“三集五大”班組設置,國網山東電力最終制定47類班組134項關鍵績效指標。
為班組減負實實在在地體現在標準上。國網山東電力制定了《班組建設評價細則》。理清省市專業管理部門、業務實施機構和班組的不同職責,實行分類指導,分層建立生產管理、綜合管理2個管理評價細則,生產檢修、生產運維、營銷現場、營銷服務、業務支撐5個班組評價細則。
建立班組對標常態機制 251項指標92.43%可采集
“班組建設,過去往往以定性評價為主,可能一次檢查就給班組定性了,這不科學。”企協企管處副處長姜志強從2004年就參與對標工作,他認為,把對標管理引入班組建設,實行動態性考評,能反映班組的真實水平,提升班組的整體素質。
立足簡約、實用、有效,國網山東電力制定《班組對標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班組對標常態運行機制。明確2項基本信息、3項創新成效指標和251項專業指標的具體定義、采集方式、統計周期、計算方法和口徑、管理職責、與班組的對應關系等。在歷經5000多次面對面的座談后,每類班組專業指標設置數量為4到6項,體現各類班組核心業務業績水平和創新能力,突出班組業績提升重點。
251項指標,會不會加重班組負擔?國網山東電力用科技手段解決了這一問題,251項核心業務指標中,信息系統采集232項,占92.43%,非信息系統提取僅占7.57%。
“信息采集不僅減輕了班組的統計負擔,更是一種導向。”營銷部專工王鑫說,山東電力直供區的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日均采集成功率、自動抄表核算比率均已達到98%以上,這意味著,98%的抄表工作不用依靠手工了,大大減輕了營銷班組抄表人員的工作量。而通過對上述幾個指標進行對標,也引導各單位更多地應用信息系統解決問題。
四級考核明晰導向 考核結果重在應用
“考核是個指揮棒。”班組建設考核組組長宋士鋒說,正是因為關鍵,他們在考核問題上更是反復斟酌。
國網山東電力班組建設實行四級管控與考核,即省公司、市縣公司、部門、班組,層層有考核。“我們人資部在班組建設工作中就有15項任務,如果完不成,部門績效獎金、先進評比都要受影響。”人資部企業業績考核管理專工李玉華說,考核讓各個層級和單位高度重視班組建設。
“四大體系”的構建,為班組減負松綁的同時,鼓勵員工創新創效,一線員工創新成果呈井噴式發展。2013年,國網山東電力共獲得專利授權1158項,平均每天誕生3項專利,比2012年增長46.6%;累計擁有專利數量達到2820項,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首位。已有389項職工技術創新優秀成果在全省大力推廣應用。
“班組建設新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班組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大幅度地減負,讓班組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核心業務,這對班組來說是一場管理革命,對企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山東電力公司總經理李同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