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5月9日北京電 橫看成嶺側成峰,面對4月份的宏觀數據,不同的專家給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接受人民財經采訪表示,4月CPI回落幅度大超預期,不過仍然在可控的區間。此外,劉元春認為經濟的低迷造成需求下滑,反映了供求關系的進一步惡化。這將對生產企業,尤其是行養殖企業的影響較大,企業利潤下滑了,甚至會影響豬肉的下一步生產計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向記者表示,物價回落將對經濟產生負反饋作用。CPI及PPI略低于預期,4月CPI季調環比為-0.1%,
4月CPI下降超過季節因素。4月PPI環比-0.2%,連續4個月環比為負,雖然環比幅度略有收窄,但是并不能體現其趨勢性變化。物價下降表明當前增長已經明顯低于潛在增長。物價趨勢性回落將對經濟產生壓力,一方面真實利率的提高將抑制投資需求;另一方面,物價下降的預期形成也將產生負面的預期,導致消費者產生觀望情緒,從而推遲消費,從而對經濟產生向下的壓力。
“實際上,穩增長也包含了穩物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則向記者表示,“從保障民生的指標看,當前CPI漲幅下降反映的信號是非常積極的”。他表示,保障居民生活有兩個關鍵指標,一是就業與收入的增長情況,一是生活費用的上漲情況。努力實現就業收入平穩增長且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平穩,對于保障民生至關重要。
“不要因為4月份CPI漲幅的下降,就對未來掉以輕心。”張立群分析認為,4月份CPI漲幅回落主要受鮮菜與豬肉價格影響。一方面,去年4月份的“倒春寒”天氣影響,導致去年同期的鮮菜價格大幅上漲,而今年4月份天氣較好,鮮菜價格下跌,兩相比較導致鮮菜價格同比下降明顯。另一方面,受供大于求的影響,豬肉價格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4月份降幅為7.2%,也影響CPI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綜合各種因素分析,未來物價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張立群補充表示:“現階段,仍要重點保證好農業生產,落實好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布局,創造穩定物價的良好基礎,做好社會保障的托底。”
褚建芳同時預計,5月消費物價指數將回升至2.5%,二季度CPI估計為2.3%。劉元春也表示,4月份
CPI的下滑幅度在可控區間,在5月有可能觸底反彈。
對5月CPI走勢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報告中表示,5月CPI同比估計會小幅回升,但CPI通脹壓力仍然處于低位。從食品價格來看,5月CPI估計會溫和回到2%以上。
與此同時,仍在負增長區間的PPI數據也讓部分機構開始擔憂未來的經濟形勢。
對于PPI連續26個月出現下降。劉元春認為,工業蕭條還在持續,工業通縮已經是很明顯的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嚴重。“要改變這種狀況,還得看去產能的實施力度”,劉元春表示,在去杠桿、去泡沫的過程中,勢必會在價格上有所體現,產生需求收縮的現象。
申銀萬國宏觀分析師孟祥娟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物價低于預期,既有供給因素的影響,更反映了經濟低迷的態勢,使得穩增長的重要性顯著提升。在4月份國家出臺了鐵路、棚戶區改造、小微企業減稅、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等政策,預計2季度將有更多的穩增長政策出臺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微博中表示,經濟數據的企穩反映了前段時間國務院的微刺激政策在漸漸發揮作用。建議加大力度落實現有政策,還需加大微刺激政策的范圍。對股市影響偏正面。
張立群則認為,PPI數據環比降幅的收窄已經開始顯現企業在庫存調整活動方面趨穩的積極信號,整體經濟走勢如何,還需等待更多宏觀數據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