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即是疏解首都非核心職能,緩解北京環境和資源壓力,因此天津和河北均在承接北京產業轉移范圍內。從天津近年發展歷程看,自2008年國務院批復天津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后,天津發展速度加快,同時,天津還在申請自貿區,目前方案已比較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推動下,3月中旬天津市也出臺了22條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意見。目前天津市國企經營性資產達9000多億,上市資產不到1000億元,證券化率不足10%。
據統計,目前天津板塊現有39家上市公司中,國資系統背景為16家,除了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泰達投資集團、渤海資產經營公司等,諸多集團未有對應上市平臺。在推動整體上市、提升資產證券化的背景下,天津上市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總體來看,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其一體化進程將給天津帶來政策紅利機遇。從目前天津板塊39家上市公司來看,主營當地房地產業務的天;、海泰發展,生產血必凈注射液和中藥配方顆粒的紅日藥業,以及從事垃圾發電等環保產業的泰達股份等公司,均有望受益北京產業外移帶來的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