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3月70大中城市平均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價格指數為100.22,較上月下降0.06點,同比指數為107.70,較上月下調0.94點;二手住宅價格平均環比指數為100.12,比上月下降0.03點,連續五個月出現下調,同比指數為104.16,比上月下調0.53點。
研究機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指出,自今年2月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同比、環比出現明顯回落以后,3月房價指數進一步下調,而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回落幅度更是達到近26個月以來最高。
專家認為,自今年2月,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同比、環比出現明顯回落以后,3月房價指數進一步下調。未來房價走勢,將慢慢由“合理區間”逐步進入“偏冷區間”。
2014 年全國樓市,高位震蕩并逐步降溫的大局已定。
同比指數回落幅度近26個月最高
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變動情況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個,分別為溫州、海口、宜昌和韶關。持平的城市有10個,上漲的城市有56個,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自2013年2月以來最少。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6%,最低為下降0.2%。
同比方面,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3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5.5%,最低為下降4.2%。
二手住宅價格變動情況,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4個,持平的城市有14個,上漲的城市有42個,其數量為近16個月以來最少。。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1%,最低為下降1%。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68個。3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3.2%,最低為下降8.4%。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認為,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略有減少,持平的城市個數增加,漲幅總體平穩。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表示,自今年2月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同比、環比出現明顯回落以后,3月房價指數進一步下調。二手住宅價格連續三個月出現同比、環比雙雙回落現象,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回落幅度均達到近26個月以來最高。
鏈家地產數據顯示,3月70大中城市平均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指數為107.70,較上月下調0.94點,是自2012年1月下調幅度0.95后,首次大幅下調。二手住宅價格平均同比指數為104.16,比上月下調0.53點,同樣是2012年1月下調幅度1后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成交量下滑
在房價漲幅趨緩,甚至下跌的同時,成交量也在大幅下滑。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一季度,一二三線30
個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為676、2611
和567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34.6%、-32.2%和-39.8%,同比增幅分別為-41.1%、-19.9%和-22.7%。從環比增幅看,三線城市的下跌幅度最大。而從同比增幅看,一線城市的下跌幅度最大。
而成交量下滑帶來的,則是房企銷售業績的下降。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18家房企公布了一季度銷售業績,18家企業合計3月銷售額為606億,一季度合計簽約金額為1818億。在18家房企中,銷售業績出現明顯分化,其中有8家房企未出現上漲,6家房企出現了同比明顯下調。其中,中海地產、世茂房地產在內的多家標桿房企首季度業績出現下滑,而部分過于依賴區域銷售的房企業績縮水幅度甚至超過50%。
中海地產4月11日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前3月累計合約銷售約為351.28億港元,累計銷售面積約為195.28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2.39%和23.86%。
同日,世茂房地產公布的業績顯示,一季度該公司共實現合約銷售117.9億元,合約銷售面積96.28萬平方米,相較去年同期的137.2億元和111.6萬平方米均下降14%。
此外,包括合生創展、花樣年、恒盛地產在內的一眾房企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滑超過50%。其中,合生創展一季度僅銷售7.03億元,同比下降73.5%;恒盛地產銷售額僅11.37億元,同比下滑55.1%。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認為,房企今年銷售業績放緩是大概率事件。他坦言,房地產業“天花板”效應已經顯現,未來中小房企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兼并重組的需求隨之上升,房地產業將迎來兼并重組高峰期。
庫存量高企
城市庫存在不斷惡化。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表示,現階段如果從存量情況來看是冰火兩重天。例如:合肥市由于市場好,因此,其存量合肥市場很好,4周期僅4個月,成都更是只夠3.7個月。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杭州庫存消化17.6個月,寧波更是高達19.8個月,有較大消化壓力。
土地消化周期方面,各城市差異較大。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土地消化均小于1,深圳甚至僅是0.24,但二三線城市,土地消化周期分別為二線2.23、三線2.54。對此,丁祖昱表示,若土地消化周期大于3,則說明供應過高,不明朗。例如:天津3.24年,大連3.59年,長春3.21年,杭州3.31年,寧波則6.10年,鄂爾多斯則是7.85年。這意味著,若鄂爾多斯前幾年的土地供應放在一起大概要幾十年才能消化掉。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庫存增長的不僅僅是大家不看好的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也明顯上漲。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指出,3 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2900
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9.8%。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的庫存量出現了小幅上升。具體來看,3 月份,北上廣深4
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分別為793、1036、736 和336
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10.0%、0.1%、4.2%和9.8%,同比增幅分別為-0.1%、14.7%、13.0%和15.0%,上升明顯。
從住宅存銷比來看,3 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0.5,相比2 月份9.3 的數值出現了比較大的增長。
對此,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認為,從去年底以來,全國范圍的樓市調整已經顯示跡象,截至3月,房地產市場不僅沒有升溫,下調趨勢反而更為明顯。影響行業和市場的各項重要指標都表現低迷。
張旭表示,由于當前信貸市場依然沒有放松跡象,整體的需求觀望情緒仍會持續。往年屬于成交旺季的二季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壓力。價格調整持續,同時區域間分化更加明顯。一線城市在較短時間內會維持基本穩定的量價,而進入庫存盤整周期的城市,價格仍會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土地和供應市場也會出現明顯緊縮。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鄭紅玉表示,3
月份,房價漲幅繼續雙雙收窄,維持“合理”區間,但逐步降溫明顯。她認為,未來房價走勢,將慢慢由“合理區間”逐步進入“偏冷區間”。而與此同時,2014年全國樓市,高位震蕩并逐步降溫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