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助理局長梁新松13日說,截止去年12月末,新加坡人民幣存款達到2000億元,較去年3月份增長70%。
梁新松當天在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研討會說,與去年同期相比,以人民幣計價的貸款增長近25%,總額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來源于貿易融資。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新加坡的人民幣貿易融資占到除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外總量的60%。
去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擔任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成為首個在中國以外指定的人民幣清算行,工行新加坡分行從去年5月份開始清算業務。
此后,新加坡市場共成功發行六筆“獅城債”,共計75億元人民幣,其中工行新加坡分行去年11月發行20億元人民幣的“獅城債”,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也在上月發行30億元人民幣的“獅城債”。
“這些‘獅城債’受到新加坡及區域投資者的強烈追捧,認購情況也非常令人滿意,”梁新松說。
梁新松說,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如此之迅速,一方面依賴多家參與行共同打造的穩定且高效的人民幣業務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則得益于新加坡作為眾多跨國公司區域財務中心的地位。同時,在貿易融資方面,新加坡也看到人民幣信用證貼現的增長幅度在增加,這意味著更多新加坡和本區域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商開始接受人民幣計價支付。
梁新松說,盡管中國的未來可能面臨復雜局面,但是中國政府傳遞的中期目標是明確的,那便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實現資本賬戶可兌換,推動資本市場深入發展,“我們將看到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在經濟和金融的融合更為深入”。
梁新松說,在亞洲,人民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將在未來5到10年的時間里改變亞洲的金融格局。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