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美國能源部突然宣布,將釋放500萬桶原油戰略儲備,以“試探”市場對供應中斷時投放原油儲備的反應。以往,美能源部釋放戰略儲備均是為了應對供應中斷,或準備“亮肌肉”打壓高油價時才出手。不過,目前美國并不存在石油供應中斷的威脅,美國國內油價也未達到不可忍受的歷史高位。因此,這次釋放戰略儲備來得有些出人意料。
美國曾在幾個重要時間節點多次釋放石油儲蓄。2005年美國政府宣布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以彌補“卡特林娜”颶風襲擊造成的石油生產和供應短缺。1990年為應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導致的國際油價上漲,美國從戰略石油儲備拿出400萬桶原油進行試驗性銷售,目的是要表明,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有能力應對石油供應的中斷。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5月,在美國大選前夕,面對美國國內每加侖汽油一度上竄到3.8美元高位時,美能源部也曾以應對伊朗石油供應中斷的理由而揚言準備釋放戰略儲備。
雖然,美國目前并不存在石油供應中斷的威脅,但美國國內汽油零售價已從今年1月份的每加侖3.2美元攀升到當前的3.6美元,國內零售價增長之勢正在使美國民眾逐漸形成對高油價的擔憂。數據顯示,石油投機商在破紀錄的41萬手凈持倉高位上已經徘徊了3周左右。在俄烏沖突事件的沖擊下,國際油價持續高位盤整:由于難以尋找到更有利于平倉所需的事件支持,國際油價在每桶100美元的價位附近徘徊已久。
更為嚴峻的是,克里米亞即將在3月中旬舉行入俄公投。如果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國際油價的繼續攀升將引導美國國內汽油零售價沖向更高價位,這將對奧巴馬政府面臨的中選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畢竟,每逢選舉年,當屆美國政府都會以打壓高油價的姿態面對選民,這幾乎成了歷屆參選政治人物不可缺場的“表演秀”。
不過,美國能源政策的真實原因往往不會體現在官方的言論中。雖然現在還難以斷定這次美國能源部投放石油儲備的初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舉措必將為投機商正準備做空油價注入新的動力。就在美國能源部宣布準備釋放石油儲備的一刻,WTI油價應聲下跌2美元降至98美元附近。可見,美國能源部以釋放石油儲備打壓油價的效果已經顯現,并將在一定程度上為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之時,減弱對國際油價的沖擊提前打開了“減壓閥”。
(作者單位:易貿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