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9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稱,各國中央銀行出臺的帶有可預見性的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盡管起到安撫短期金融市場情緒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額外的風險。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前瞻指引,或是提供利率預期,或是承諾利率將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在一定水平直到滿足特定的經濟數據要求。這種做法在各國經濟從金融危機中獲得復蘇、貨幣政策面臨調整的情況下,已經越來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國際清算銀行對從2008年至今多國央行貨幣政策不同形式的前瞻指引的研究發現,被英格蘭銀行、歐洲中央銀行和美聯儲、日本央行等奉為市場穩定劑的前瞻指引,對于市場來說確實具有安撫的影響,同時也在去年美聯儲打算放慢資產購買時給予英國和歐元區經濟以庇護的作用,盡管這種做法對該國的經濟可能沒有什么刺激作用。
不過,國際清算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前瞻指引也引發了風險,如市場對于前瞻指引的某個方面過度關注,而中央銀行對于市場的反應潛意識中變得更為焦慮,從而可能推遲回歸正常的政策制定過程。這可能導致金融市場不平衡風險的積聚。引入前瞻指引的影響之一就是市場可能會對非農就業等經濟數據的公布關注不夠,做出更少的反應,因此前瞻指引的影響好壞參半。此外,報告還表示,不清楚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前瞻指引是否會成為中央銀行對外溝通的永久性特征。
報告分析了美英兩國目前面對的情況。在美國,隨著美聯儲設定的勞動力市場臨界值的接近,利率期貨可能對勞工市場的變化變得更為敏感。不過2月份,美國的失業率達到6.7%,這給政策制定者們一些關于調整前瞻指引的喘息空間。但是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商們在上周五的數據公布后,更加加大了對美聯儲可能快于預期地推出加息措施的賭注。
和美聯儲處境相同的是英國中央銀行。去年,英國央行表示,該行只有在失業率下跌到7%的時候才會考慮提高利率水平。但是隨著臨界點的接近,上個月英國央行表示將給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的評判標準一個更為寬闊的數據范圍。英國央行也表示,將在更長的時間范圍內把利率水平維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上。
國際清算銀行認為,這份報告體現的是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并不代表該行意見。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