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3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1312元,較前一交易日的6.1201大跌111個基點,同時也創2013年12月3日以來最低價。大部分市場人士判斷,年內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加大,但總趨勢仍會溫和升值。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離均衡水平已經非常近,今年人民幣匯率會保持穩定。”他同時認為,人民幣匯率已經相當市場化,供求也大體均衡,貨幣當局無需過多干預。
根據最新公布的海關數據,2月出口同比驟降18.1%。外貿數據對于人民幣匯率預期可能會有進一步分化作用。從國際收支來看,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對中國的外貿形勢“審慎樂觀”,他在兩會期間指出,“若中國貿易順差增大,預期人民幣還會繼續面臨升值壓力。”
“雖然經常項目順差相對少了,但仍有2000多億的順差進入,還有FDI帶來的資金進入。另外,中外之間的利差也將吸引資金的流入,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出現貶值或者明顯貶值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亦表示。
實際上,中國央行在不斷推動人民幣自由化。去年,中國擴大了人民幣匯率每日浮動區間,把人民幣交易每天升值或貶值的最大幅度從之前的0.5%提高到1%。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認為,中國通過貶值人民幣拉動出口是不可行的。余永定指出,“中國是貿易順差,人民幣若貶值,貿易伙伴會對中國施加很大壓力,因此,長期貶值是不太可能的。”
汪濤判斷,今年人民幣既不會出現大幅升值的情況,但也不會出現持續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將基本維持平穩,大概上下一兩個百分點。“擴大人民幣雙向浮動,不用擴大交易區間也能做到,當然把交易區間擴大到2%,更利于實現雙向浮動,我們判斷今年應該會進一步擴大交易區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到,“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認為,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再升值,外貿出口企業很難承受,這會影響就業,未來人民幣匯率不可能一直上升;雖然貶值看起來有利于出口,但貶值會導致波動,打亂原來的金融秩序,因此在一個合理區間內上下波動,能夠為匯率改革創造更好的空間。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