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廣西政務服務工作會議上獲悉,廣西將依托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平臺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將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國有產權等涉及公共資源的交易納入統一平臺管理,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勝杰介紹,為進一步確保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陽光透明,避免重復建設,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杜絕“暗箱操作”腐敗發生,廣西統一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納入政務服務管理范疇。今后涉及政府采購、土地交易、礦業權出讓、有形建筑和產權交易、藥品采購等公共資源的交易,均將進入依托政務服務中心建立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統一規范管理。目前,廣西已經有南寧、河池、北流、浦北等縣市區完成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平臺建設,高效廉潔的監管體制已經開始發揮效用。 “2013年,廣西共批復建設用地2.38萬公頃,供應建設用地2.28萬公頃,涉及用地、礦業權等行政審批事項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度均達到100%。”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梁兵介紹,廣西涉及用地審批、礦業權審批已經全部實現了網上審批、網上檢查、網上督辦,公共資源交易的統一監管最大限度地增強了審批的透明度,減少了審批資源裁量權,避免權力濫用,預防腐敗發生同時也大幅度提高行政審批和交易效率。 為防止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資源交易陷入“體外運行”、“暗箱操作”,廣西按照“應進必進”要求將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基本統一納入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窗口統一規范辦理,并加強全程電子監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