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據中國證券網消息,在昨日召開的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呂業升提出了廣東國資改革到2020年的五大目標。
從目標來看,廣東國資更突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廣東省提出在十二五時期內實現國資證券化率60%的目標,將向后推遲,擬在新一個五年內實現。
一是資本布局結構明顯優化。國有資本主要集中在基礎性、公共性、平臺性、資源性、引領性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形成30家左右營業收入超千億元或資產超千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
二是混合所有制企業比重明顯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80%,二級及以下競爭性國有企業基本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其中,到2015年,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60%。
三是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協調運轉、有效制衡,以產權關系為紐帶的管控模式進一步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全面推行,形成市場化的企業人事、勞動、分配制度和工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四是資本運營能力大幅提升,致力提高資產證券化比例,加快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5年的努力,讓上市公司成為國有企業基本組織形式,其中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由現在的20%上升到60%,主營業務完全實現整體上市。
五是資產監管體制更加科學。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建立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相適合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探索專業監管和委托監管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監管新模式。
據廣發證券最新研究稱,新一輪廣東國企改革力度超預期,且擁抱互聯網:電子商務化,O2O 與簽手BAT
。廣發證券認為,可以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廣東國企將積極擁抱互聯網, 以落實體現充分借鑒運用互聯網思維。在一過程中, 跑在最前列的標兵很可能是廣新集團。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40729.69億元,同比增長16.04%,首次突破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