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現在跟您說,我開工廠需要資金,把錢借給我,我保證能讓你賺錢,一萬塊錢存五年能得到一萬二的利息,真有這樣的好事嗎?如果是您,您敢借嗎?聽上去很多人心里可能會打鼓,會猶豫,但現實當中的確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我們怎么判斷是普通的民間借貸,還是非法集資?除了存在銀行,把錢到底交給誰劃算又安全?怎么防范相應的風險?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劉戈共同評論。
投資、理財,讓錢生錢,民間資本期待高收益。如何增強風險意識?怎樣管控好潛在的問題?
福建南安有一家名為輝煌水暖集團的衛浴公司推出了一種高利息的存款業務,10000元錢存5年能夠得到12000塊錢的利息,而且是誰去了都可以存。
記者無從了解資金真正的用途,但從行業分析,目前水暖衛浴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才幾個百分點,而公司付給村民們的月息是1分到2分,年息就是12%到24%。也就是說,公司正常的生產是難以承擔這么高的資金成本的。
殷劍鋒(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對于這種存款人來說,雖然它這個收益率很高,但風險同樣很高,一旦出現企業不能兌付,那是不能受到法律保護的。
股票、基金、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不少人心里都在琢磨著手里的閑錢該投向哪?投資去向多了,存銀行的錢就少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民間資本投資渠道也在拓展。近日,溫州推出了全國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并將于3月1號實施。
丁祖年(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核心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對民間借貸做一些規范,第二就是企業,中小企業再融資上面它有個結合資金的融資活動,第三,就是通過一個中介機構,一個私募,一個民間投資和民間中小企業融資兩難的一個問題,這部條例對民間借貸它起到了一個規范化,陽光化的正式的渠道和作用。
劉戈:民間金融一旦有了新的成長土壤 就會繁衍的很快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其實對于借款人來說,他不一定去算這個帳,因為每一個企業的具體狀況不一樣。他的隱蔽性在于什么?就是往往吸收存款的這些企業,他在當地的口碑不錯,這么多年來一直借錢,有借有還,形成了一個口碑,大家就愿意把錢借給他,因為他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循環。所以周邊的人會說,我們有錢的時候就存進去,到時候就拿回來了,這樣的話,它真的像一個銀行一樣,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這家企業的信譽和旁邊銀行的信譽沒什么區別,所以它有了隱蔽性。
現在不光是浙江,福建在歷史上就一直就存在這樣一種民間的金融,這種方式一旦有了新的成長土壤以后,它就繁衍的很快。現在包括北京,今天早晨我在一個銀行的儲蓄所門口看到掛的條幅,打著“抵制高息誘惑,遠離非法集資”的標語,現在對于銀行來說有點撐不住了,因為現在這些錢都被各種各樣的渠道所吸引。
馬光遠:現在傳統的制造業居然也在玩影子銀行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都是風險厭倦者,我們在做這樣的事的時候總是會分析一二三,分析得很理性,所以這么多年搞理財的,搞高利貸的很多都是非理性的。福建這個事本身如果說是一個簡單的高利貸或者民間借貸的話,這個案例本身并不典型。因為它的利率18%,事實上并不高,但是我們發現有很多東西說不清楚。第一點,他當時在設計交易的時候,究竟是以什么名義來設計的?就是說你把錢放在我這,是借款,存款,還是說我要搞一個什么項目,現在缺錢,我過幾年來還?這個性質搞不清楚。第二點,這個錢拿去干什么?如果是拿去放高利貸,那百分之十幾的利潤就沒有意義。2010年的時候,全國最高的高利貸是360%,跟它相比低很多很多。
第三,這個事在整個的過程里面,現在規模有多大?當地又有多少這樣的企業在做?如果說放在一個企業里面,它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能夠把這個故事說圓。但是如果說大家都在這么做的話,就形成了一個暗藏著的風險,就形成了我們這么多年講的一個非典型的影子銀行。一個非常普通的企業,一個很傳統的制造業,居然也在玩這么高的利息,在玩影子銀行,所以我們說這里面道道非常多,還有很多問號需要我們去搞清楚。
劉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認定中存在模糊地帶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一般說民間借貸是一個大概念,就是說沒有通過銀行的,沒有通過正常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信貸活動,我們都把它叫做民間借貸。這里面有兩個罪,一個罪叫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個叫集資詐騙罪。集資詐騙罪可以判到死刑,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最高的話可以判10年徒刑。
它們倆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呢?如果是集資詐騙罪的話,要有一個主觀故意,就是開始的時候你沒有正經生意,虛構的,這種比較的好區分,該抓該殺是有法律的規定的。但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它需要有四個條件,一是沒有被批準,二個是進行了公開的宣傳,三是承諾了回報,四是不特定對象,這四個條件同時存在,才能夠認定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現在通常情況下,這些公司可能同時具備了三個條件,兩個條件,這個時候怎么認定,相對而言有一個模糊地帶。
馬光遠: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 未來風險可能非常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這個事情發生在福建,福建的民間資本比較發達,民營企業很多,特別是很多縣級城市,有些企業是非常好的。一旦你遇到一些業務員,他跟你首先聊的都是理財的事,比如說他現在跟哪個融資擔保公司在做一筆業務,拉了多少錢,他的回報是多少。我們經常會參加一些財富論壇,告訴你怎么樣去搞投資,但是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就是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人家對你的教育,告訴你真正的理財怎么樣的。
互聯網金融,人家自己叫金融,而且有些企業現在也在申請民營銀行的牌照,最起碼來講我的名字叫銀行。但是現在對于中國最大的威脅,就是今天我們講的這個案例,一個傳統的行業,它也不叫銀行,但事實上它做的事就是銀行干的事,而且提供的是高回報。他拿到這個錢以后,大家都相信他會還這個錢,但是如果這個帳一直算下去,按照正常的經營邏輯他肯定還不了,最后這個風險誰來擔?所以我們現在談到的金融,一方面像銀行這種傳統金融,另一方面,新興的金融,現在的這些互聯網金融等等,把傳統銀行搞的很狼狽。第三個是什么?就是既不穿銀行服裝,又不打著銀行牌照的傳統企業,我們看到這個衛浴品牌,還有比如說中國的鋼貿企業,煤礦背后的等等,包括房地產背后有一系列金融產品,都讓我覺得未來風險可能非常大。
劉戈:溫州的民間融資條例讓民間借貸陽光化、合法化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3月1號開始,溫州民間融資的這個條例開始實行,實行了以后,比如說你的融資額度有一個臺階,然后相關的借款人數達到了一個門檻的時候,你需要報備,這是整個條例里面最主要的內容。如果你報備了以后,那么你做了這些事情就相當于已經向大家公開了,也就是認同你的合法性,這樣有一個好處,也就是說讓原來完全不太了解、不知道情況的投資人、借款人的心里頭有數,看這個公司報備了,陽光化了,那么相對而言,可能對于風險的提示有一定的價值。
馬光遠:陽光化是影子銀行未來的必由之路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事實上包括民間借貸在內的一系列影子銀行,如果我們對它定性,它既可以是天使,也有可能成為魔鬼,而且這個魔鬼的味道越來越濃。現在我們到很多地方去,大家都在討論,因為有很多老百姓已經參與其中。我們去一些以前這個煤礦非常發達的地區,煤炭價格好的時候大家都買那些信托產品等等,那么現在出了問題。以前這個房地產整個的這個信托產品非常多,那么大家也很擔心,以后一旦房價停止上漲,這些東西能不能兌付?所以當我們看到很多傳統的行業連馬甲都不穿在做金融的時候。比如說前段時間上海出的問題,鋼貿行業出的那個問題,事實上前幾年的苗頭已經很濃厚了,那么這個東西如果不規范、不陽光的話,有很多人會為它買單,而且可能會把幾輩子的財富都搭進去。
對于溫州來講,它這個樣板的最大價值是什么?就是告訴大家有一些東西如果放開之后,它的安全性可能比讓偷偷摸摸時要大一點。比如說以前民間借貸,在溫州你沒有允許他做,但事實上大家都在做,但那個時候風險很大。對于溫州來講,這個教訓也是很深刻的。那么現在他們做的是什么?就是讓這些東西那么陽光化,讓這些東西在有關部門的監控之下。溫州的這么一個做法事實上值得很多的影子銀行去學,包括我們現在的合法化的一些信托產品,包括不合法的比如說一些傳統的企業暗中在做金融。有關部門對影子銀行的界定非常明確,一方面它的積極作用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對風險必須加以規范。
這個案例事實上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就是什么呢?可能有很多這樣的企業都在做金融,所以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一個金融小國,但是泛金融化,好像大家都在玩金融。每一個人你談到以后好像都跟金融有關系,這事實上也意味著什么呢?風險是相當大的,所以陽光化對影子銀行來講是未來的必由之路。
向松祚:金融產品的收益最終取決于實體經濟的利潤率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方式肯定是多元化,多層次,這種多元化是一個好事,也就是說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當然,多元化并不意味著高收益,因為金融產品的收益最終是取決于實體經濟的利潤率。比如我們現在有很多的理財產品,隨便許諾的收益率就是超過10%,甚至15%以上,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有哪些行業每年能夠給你賺15%以上的收益呢?第二個更重要的就是說,必須要提示大家的風險意識,也就是說你買了任何的產品,風險必須是自擔,必須得合同的條款,對這個本金,利息支付的方式你要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不盲目的去跟風。
劉戈:對于各種的投資方式 大家一定要有風險防范意識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對于林林總總的各種投資的行為,現在大家之所以參與到這里面,就是由于是一個熟人社會,互相之間介紹,對于里面到底怎么運作其實是不甚了了的。最典型的例子,陜西神木100多億的一個案子,就是一個金店老板,他實際上是反復用他的店鋪和資金不斷的去貸款,多重的杠桿,那么到最后一旦資金鏈斷裂,一百億都進去,幾百個人最后都受到損失,那么就是實際上他沒有看到這個產品,這個老板可能是一個踏實的企業,但是他在做整個金融產品的時候,經過了多層的杠桿,所以風險已經放大到了非常大。如果沒有看到這一點,貿然的憑借以往的經驗進行了投資,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這個樣子。
馬光遠:越是高回報的產品 它背后的風險肯定就越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可能面臨著中國歷史上一個金融大爆炸的時代,當然這是一個好事,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發財的機會,但是我覺得你在投入每一分錢的時候,你同比例的投入每一分錢的智慧,也就是你的錢跟智慧應當同比例的來投入,賺錢非常不容易,越是高回報的產品,它背后的風險肯定是越大的,我想這是多年以來金融學的第一規律。